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金山 > 文章详情

这种生活种常见却又“见不着”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危害?

转自:上海金山 2023-04-08 08:59:09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身边的X射线安检机、医用射线等装置越来越多,与核物理有关的应用也越来越常见,似乎伴随而来的辐射也越来越大。大家一提到“辐射”这个词,总有一种“谈‘辐’色变”的感觉。辐射到底是什么?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但其实,放射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近期,由金山区生态环保局主办的“环保名师进校园”活动在区内七所中学开展。环保部门邀请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核电仪器仪表创新中心主任、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忻智炜走进校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授课,为同学们介绍了在我们生活中“常见”但又“见不着”的α、β和γ射线。

“电离辐射是什么?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α、β和γ射线”,人人谈之色变,它到底有多危险?”

“什么?土壤、空气、流水、岩石也有辐射?”

课堂上,忻智炜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向学生们讲解了辐射的概念与产生方式。忻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通过威尔逊云雾室让同学们观察到一条条的宇宙射线呈现为白色细线状,直观地从视觉上“看到”了γ射线,神奇的实验效果让学生们惊叹连连。

活动现场,忻老师请同学一起演示了纸张、铝箔对射线的阻挡效果,并介绍了生活中如何防范额外的电离辐射,学生们个个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任何细节。

讲座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总是最受同学们欢迎。忻老师与同学们就云雾室的原理、医疗中的辐射、福岛核电站事故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让同学们对放射性现象有了初步了解,今后能够以更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放射性现象,消除对辐射的恐惧心理。

上师大二附中学生 张泽宇:

这场讲座令人印象深刻,原来我们周围存在这么多种射线。辐射其实没那么可怕。

朱行中学学生 张佩妤:

今天通过老师有趣的讲解,让我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也收获了环保知识。

近年来,金山区积极整合社会优质环保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实践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不定期邀请各类环保名师持续开展科普讲座,形成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人人关心环保、关注环保的良好氛围。

撰稿 | 蒋轶婷

编辑 | 刘家园

责编 | 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