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虽树木纷纷落叶,荒芜空寂,但我们仍能欣赏并购买到许许多多的冬季观赏植物,如仙客来、紫罗兰、金盏花、羽衣甘蓝等,以及各种常绿观叶植物,它们的出现为冬季增添了许多色彩,不至于太萧条。但同样在冬季开花的一种植物没有如此灿烂热烈的花色,却靠着清雅的香味与形态俘获许多人的芳心,它就是寒兰。
寒兰属于兰科兰属植物,属于地生兰类,即可以用有机质土壤栽培的一类兰花,为“五大国兰”中的一种(其他四种为春兰、剑兰、墨兰、蕙兰),因冬季开放,被称为“寒兰”,但若要更加具体的细分,会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之差别,也就是说根据品种(或变种)不同,寒兰的花期也不一样,甚至与被称为“夏兰”的蕙兰照上一面,不过最常见的寒兰类型仍当属秋冬季开花的一类。
寒兰虽名贵,但在以前却不怎么入主流,甚至在《王氏兰谱》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叶粗糙而长似矛,时人鄙之,故称茅兰”,留下了“茅兰”这样一个劣名。“叶似茅草”或许是寒兰不入流的一个原因,但更本质的原因是寒兰与其他几种国兰相比,它的株型洒脱、花形婀娜、花色艳丽,与当时的兰花鉴赏理论格格不入,有违人们印象中的内敛、含蓄、稳重,加之兰花文化发祥地的浙北苏南一带不产寒兰,对此物种了解甚少,导致寒兰发展较晚。不过随着审美的发展与改进,寒兰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其独具一格的品质将得到更多人的欣赏。
温馨提示:野生兰花资源受保护,请勿购买、采摘野生兰科植物!
素材来源: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