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星期四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观澜亭|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老师却质问家长,是何道理

转自:大众新闻 2022-11-02 14:32:43

□赵丰

近日,江西省新干县一语文老师因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拍视频质问家长“怎么辅导的”,一时间引发热议。

10月31日,当地教体局回应网络热议称,涉事老师是聘用的,不是有编制的,系代课教师。这番说辞不仅没有很好地回应舆论,反而引发新一轮热议。一出问题,就把责任推到“临时工”身上,仿佛问题都是身份本身产生的。看似是避重就轻逃避责任,其实在现在舆论氛围下却适得其反,恰恰是“避轻就重”。

视频中教师在教育职责和态度上明显是出现了问题,理应按照相关规定教育、处理就是了。即使是代课教师,也有一定的上岗条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既然已经被学校或教体局招聘成了一名教师,就代表着她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因此,在大家眼中,此事在本质上与编制没有关系,教体局让代课教师背锅的想法很难得到认同。

有无编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当下家校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权、界限越来越不清楚的现象,应有所作为。家长配合学校、教师更好地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本是一个已得到公认的教育理念,但必须界限清楚,有节有度。学生出现不会整体认读音节的情况,本身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却扯到家长的责任,这就越过了家校合作的合理界限。

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要反思的不仅是教师行为表面上展现出来的行为失当,还应该抓住问题的核心重点发力整改、提升。看看是否还有本应由学校、教师完成的教育任务被转移到了家庭当中,看看所管辖的教师是否真正地履行好了教育教学的责任。只有厘清已有些模糊了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责权界限,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更有利于学生成长。这些才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应尽职责与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