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汽车报 > 文章详情

一年过去了,这一细分市场越来越火,合资品牌却一直在追赶

转自:上海汽车报 2022-09-24 16:51:21

记者 | 顾行成

图片来源 | 企业官方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统计,8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插电混动汽车(PHEV)在终端市场的零售销量为132968辆,同比增长160.3%,环比增长9%。

这次,轮到合资品牌追赶了

从去年插电混动汽车快速崛起开始,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基本上就被比亚迪以及其他中国品牌伙伴们所占据,合资品牌开始渐渐淡出榜单。如今,只有奔驰或宝马等个别品牌偶尔能挤进十强。

从销量来看,当年前十榜单中,合资品牌插电混动汽车的月销量,其实和现在差不多。严格地说,这些合资品牌其实是守住了它们的阵地,只不过是如今的自主品牌变强了而已。合资品牌插电混动汽车在这一两年里,已经很难入得了中国消费者的眼了,这和十年前燃油车市场上各个品牌的表现相比,几乎就是颠了个个。

简单分析一下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第一就是价格,市面上几款合资品牌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对比同级别自主品牌车型,个别车型价格甚至要高出8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混动车已经开始使用全新研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和架构布局。而合资品牌呢?就如同抖音上曾有人抱怨,某日系合资品牌的插混车型,三元锂电池的电池包位置依旧和以前油混车型镍氢电池包一样安置在后排座椅下,车主对电池安放位置影响后排乘客安全性有所顾虑。此外,因为安放电池而妥协,不得不削减后排座椅的一半厚度,对因电池散热而对体感影响的担心也让消费者在掏腰包前犹豫再三,再强的品牌忠诚度,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退却。

用网友的话说,一个是新城开发,一个是旧城改造,加上价格差距,谁更讨喜,不言而喻。

当然,合资品牌在插电混动车领域也在提速,多个日系品牌的新车型也将于近几个月发布。随着产品线的丰富,曾经在燃油车时代叱咤中国车坛的合资品牌,能不能在插电混动车领域逆袭中国品牌?

反正最起码从目前已经上市的车型价格来看,不是特别看好。

理想ONE腰斩,问界补位

总体来看,插电混动汽车这个细分市场还是方兴未艾,座次也尚未真正排定,各家车企都是雄心勃勃。在其中,谁都有机会,有的时候,一眨眼就发现有人掉队或是上位了。

从乘联会公布的近几个月单月零售销量数据来看,6月份插电混动汽车首次突破了月销10万辆大关,7月和8月又连续两个月销量在10万辆以上,整体市场的销量一路走高,头部企业(如比亚迪)更是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插电混动汽车销量超过纯电动汽车。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8月市场来看,插电混动车在终端市场上的零售销量相比7月份只增加了8960辆,感觉就像在行车加速过程中,突然踩了一脚刹车。

从单一产品销量的波动中,可分析得知,“正宗”插电混动车的表现依旧跑在正常轨道上,导致统计数据发生异常变化的,却是“混入”插电混动汽车统计数据范围的两款增程式电动车。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理想ONE从7月份就开始出现销量下滑, 8月份的销量更是腰斩,幸好同为增程兄弟的问界雄起,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硬生生地将因为理想被减去的销量抬了起来。不过,此消彼长,也终于稳住了8月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

从这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插电混动汽车还是增程式电动车,曾经都被戴上“过渡路线”和“陈旧技术”的帽子,但也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各种“直线超车”“超越合资的筹码”的美誉纷至沓来了。

似乎正是应了汽车圈的一句老话:没有落伍的技术,只有落后的性能。

当插电混动汽车不再和燃油车混搭,采用专用发动机和变速箱,甚至解决了高速亏电状态油耗高企的“痛点”,纯电续航里程也开始一路向上,达到80-100km,纯电模式时甚至可以通过外放电满足户外简单露营需求,再加上可随时加油的独特属性,可咸可甜,也难怪市场口碑转向如此之快。

而增程式电动车也从一开始的行业质疑,快速变成市场欢迎,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电动车的驾驶体验、燃油车的便捷补能,让消费者快速建立起了认同感。

其实,外在的因素还是在于有时候纯电动车的补能实在不方便,即便抖音上再怎么传播驾驶电动车去拉萨、新疆自驾游的小视频,但和随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补能焦虑依然不是短期内可以缓解的,尤其当市场上总是时不时出现“虚标王”的时候。

插电混动车占比不断扩大

从2021年开始,插电混动汽车似乎正式结束了此前长达5年的波动走势,强势进入上涨周期。2021年,插电混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上涨1倍以上。

2022年,插电混动汽车的这种上涨势头依旧延续。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插电混动汽车销售50.2万辆,接近2021年全年54.5万辆的销量,增幅高达194.3%。明显高出纯电动车的销量增幅。

同时, 6月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0.8%。在此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达到了22.3%。而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插电混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中占比已经达到了25.1%。

受到油价居高不下和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影响,售价已经接近燃油车,又有良好燃油经济性的插电混动车开始加速回归消费者的购物车。

另外,根据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规定,2022年年底,混合动力汽车将整体从免费沪牌中退出。从2023年1月1日起,个人用户或单位用户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上海市将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不过,插电混动车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是在从来没有给插混车发行过绿牌的北京,购买插混车上蓝牌的也大有人在。上海取消绿牌,对市场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反正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至少可以再延续一年,这才是最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