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等,起源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作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都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中华民族含蓄而内敛,很多人难以亲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所以,古代女子常将自己亲手绣制的荷包赠与男方,作为定情之物,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慕与牵挂。荷包虽小,但寓意无限,寄托了多少悲欢离合、情深意浓。
“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唐代安史之乱,面对安禄山兵变威逼,唐玄宗不得不牺牲宠妃玉环,而后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旧情,秘密派人改葬贵妃,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伊人已去,唯有贵妃香囊犹在。”唐玄宗把贵妃香囊装入衣袖,睹物思旧人。“怀得香囊作悲哽”由此而来。
《红楼梦》里林黛玉也曾给贾宝玉做过荷包,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结果有回小厮们趁宝玉高兴,把宝玉身上所佩之物,尽都解去。林黛玉以为自己亲手做的那枚也被赏了小厮,以为贾宝玉轻贱自己做的东西,忍不住伤心落泪,但原来贾宝玉把她做的荷包贴身收藏在内襟里。可见,荷包作为定情信物无论男女都是特别珍重的。
如今,各式各样的古装剧里必不可缺荷包定情的桥段,继续延续着传达思念,表示爱意的美好象征。
荷包的制作并不复杂,只需要简单的缝纫技巧便可完成。不仅可以当作便携的小包随身携带使用,也可以在荷包中加入多种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干花或香料,系在胸前、肘后,贴近肌肤。把带有自己体温的芳香佩饰,送给心上人,难道还有比这更深情的告白吗?
这个七夕情人节,不妨试着沿袭古礼,效仿古人,用荷包当做定情信物,大胆告白!
主办单位:
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湖南路街道
湖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承办单位:
上海大隐书局有限公司
制作步骤
所需材料
棉布、衬布、胶水、针、棉线、粗丝线、熨斗
具体流程
1. 将内衬布按照图纸裁剪好,并粘贴在布料上。
2. 固定好荷包上端后,按照折痕折出痕迹,并使用熨斗熨烫,熨烫后痕迹会更加牢固。
3. 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荷包的另一片。
4. 将荷包的两片缝合在一起。
5. 裁剪荷包,并穿入系带。
6. 将荷包翻出。
7. 修剪系带,并打结固定。
上图为图纸模板,可自行打印
在明媚盛夏里相遇,在醇厚爱意中相许。
愿每一对有情人七夕节快乐!
END
编辑:陈思宜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