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闪光中
夜晚被撕裂,
而小岛与世界分离。
一段纪元慢慢终结,
另一段渐渐开始。
但彼时无人知晓
2019年底,当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José Eduardo Agualusa)完成长篇新作《生者与余众》时,扉页上这段引语预言了一个即将来临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
撕裂的孤岛、被阻断的生活、封锁焦虑、核弹爆炸……这是小说中的情节,作家用澎湃的想象力书写对世界的隐忧,却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困境构成奇特的暗合。
《生者与余众》是阿瓜卢萨继获得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的《遗忘通论》后最重要的作品,甫一推出便获得了2021年度葡萄牙笔会小说奖,在这个故事中,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不复存在,人们在绝境中探索,也在废墟上创造。
本书近期入选2022年度“世纪好书”半年榜。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隔绝的小岛
《生者与余众》的主人公,正是《遗忘通论》中的记者丹尼尔·本西莫尔。
丹尼尔与女友莫伊拉定居于莫桑比克岛,他们邀请了非洲各国数十位作家来小岛参加文学节。这座充满诗歌与魔法的小岛仅以大桥与非洲大陆连接。
一天,小岛与外界沟通的方式突然全部中断,失去了网络、电力,暴风雨使船无法出海,大桥也神秘地无法通行。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节仍然照常进行,诸位作家之间也在不断进行交流、阅读与创作,直到他们猛然发现,真实与虚拟、现在与过去、生者与其他存在,一切边界都在悄然瓦解。
莫桑比克岛
尼日利亚女作家科内利娅写过一本《曾是蟑螂的女人》,她发现蟑螂女正在大街上狂奔,自己书中的人物进入了现实;
莫桑比克作家齐瓦内在不同的小说中不断重写自己的家族故事,直到他在醉酒后遇到去世多年的父亲;
尼日利亚作家裘德意识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正在四处招摇撞骗;
神秘的安哥拉文学之父恩扎基写下了丹尼尔的未来;
……
《生者与余众》实拍图
小说的主线故事采用了《圣经·创世记》的七日结构,每一天再划分为不同人物的主视角。作家们穿行于这座小岛的故事与记忆,开始反思自己的写作与身份,他们的奇思妙想不再停留在纸上,而是可以影响现实。上帝用七日造了世界,作家们也用七日经由写作走向重生。
与世隔绝的小岛映照着撕裂的世界,此外,书中还讨论了身份认同、贫富差距、女性权利、核安全等热点议题,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当下,《生者与余众》以魔幻之笔书写了切近而紧张的现实。
非洲文学的未来
2021年堪称“非洲文学年”,诺贝尔文学奖、布克文学奖及国际布克奖均被非洲及非裔作家收入囊中。《生者与余众》可谓是正在崛起的非洲文学的新声。
莫桑比克岛又名木希皮提,曾是非洲和东方之间最主要的商埠之一。在空间层面,莫桑比克岛是一个在历史和社会中实际存在之地,以民族、宗教和文化元素“光芒四射的混合”闻名。除了展示该岛作为岛民鲜活的生活环境外,阿瓜卢萨还通过描绘本地动植物,如黑冠鹤、天堂鸟和非洲黑木等,赋予非洲身份以实质。
莫桑比克岛
从个人层面,小岛也为陷入身份危机的非洲人提供了再生的机遇。在《生者与余众》中,作家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是作为非洲作家的身份危机。非洲文学一直被期望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即文中丹尼尔批判的、由来自非洲大陆之外的经纪人、记者和读者“想象出来的非洲”。
随着情节的推进,作家们意识到自己获得了打破虚实界限的神力。他们此前虚构的人物在现实中出现,这种不可能的邂逅促使他们在岛上写下新的作品,从而创作了真正解决危机的新英雄。
最终,他们承担起创造者的角色,以写作促使小岛摆脱孤立状态。
非洲作家间的互动、友谊和爱,也引导作家走出了身份、创作和现实的多重危机,让他们对自身使命和身份认同有了新的理解。
《生者与余众》实拍图
非洲作家的挣扎与希望可以说是当代非洲文学创作的缩影,阿瓜卢萨本人也用这个故事表达对文学和写作的信仰和赞美。
正如葡萄牙媒体《表达》所言:“在一个充满极端威胁的时代,阿瓜卢萨的新小说是对纯粹的‘写作之乐’的实践,《生者与余众》是一首对文学力量的赞歌。”
文学宇宙
阿瓜卢萨1960年出生在西非国家安哥拉,父母分别是来自巴西与葡萄牙的移民。年少时,他常常会随父亲沿着铁路旅行。多元的家庭背景和亲身经历,让阿瓜卢萨认识到非洲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同时也体会到身份的流动性和认同的复杂性。
同时,阿瓜卢萨居住于葡萄牙、安哥拉、巴西三地,他尽其所能,亲身以脚步丈量葡萄牙语世界的辽阔,足迹遍布葡语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而在文学作品中、从更宽广的文化背景中探索现实问题的答案。
《生者与余众》实拍图
2007年,阿瓜卢萨凭借小说《贩卖过去的人》获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该奖项是英国文学界最具分量的翻译文学奖项(后与布克国际奖合并),阿瓜卢萨也成为该奖项创办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非洲作家。
在《遗忘通论》摘得国际都柏林文学奖桂冠后,阿瓜卢萨近年来更是在英语世界声名鹊起,成为当代安哥拉乃至整个葡语世界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葡萄牙作家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盛赞他是“当代最重要的葡语作家之一”,美国作家艾伦·考夫曼更是直言,阿瓜卢萨是葡语作家中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强力人选。
《遗忘通论》
阿瓜卢萨既是文学大师,也是写作顽童。随着其作品不断增多,作品内部的互文愈发明显,一部小说中的配角或一闪而过的人物,常常在下一部小说中成为主角,用葡萄牙著名书评人托尔卡托•塞普尔维达的话说,阿瓜卢萨“正在创造一个独立的虚构世界”,他们互相交织,共享着一个越来越紧密的文学宇宙。
//
相关荐读
《生者与余众》
[安哥拉]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著
王渊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主人公丹尼尔·本西莫尔(《遗忘通论》中的记者)等非洲各国的数十位作家来到莫桑比克岛参加文学节,小岛仅以大桥与非洲大陆连接。一天,小岛与外界沟通的方式突然全部中断,失去了网络、电力,暴风雨使船无法出海,大桥也神秘地无法通行。
作家笔下的人物似乎进入了现实,有人笔下的虚构角色在大街狂奔,有人在神秘的稿件中看见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真实与虚拟、现在与过去、生者与其他存在,一切边界都在悄然瓦解……
作家们穿行于这座小岛的故事与记忆,开始反思自己的写作与身份,也在写作中走向重生。
作者简介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José Eduardo Agualusa),1960年出生于安哥拉,曾在葡萄牙学习农学和林学,作家、记者,著作颇丰,其作品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
近年来,阿瓜卢萨在英语世界声名鹊起,成为当代安哥拉乃至整个葡语世界的代表作家。2007年凭借《贩卖过去的人》获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是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非洲作家。《遗忘通论》入围2016年布克国际奖决选名单并获得2017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
转编自【世纪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