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探索】静安新业坊除了EVA,还能遇见……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2-07-29 19:57:00

很多80后、90后的小伙伴们一定对这个画面不会陌生:

没错,这就是《EVA(新世纪福音战士)》,自1995年上映至今二十余载,是日本三大“现象级动画”之一。2017年,“EVA初号机”等一系列知名动漫IP落户上海静安新业坊。这座“EVA初号机”现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权威认定机构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漫雕塑。

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的大型“初号机”雕塑

静安新业坊也借此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公众活动,其中就包括2019年堪称千载难逢的EVA全球盛会——EVA新剧场版《终》特别活动。吸引了如此多观众的“现象级”园区,还藏着怎样的宝藏呢?

EVA新剧场版《终》特别活动现场盛况

01

遇见潮流生活

静安新业坊颠覆传统园区的开发模式,独具前瞻性地引入文化产业和活动,成为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助力。

作为静安区第一个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创华SCLA的入驻为这里带来了几分“二次元”的气息。不仅有最大EVA初号机,更有一条日本动漫模型街。每次路过,看见EVA、初音未来、柯南、奥特曼这些陪伴了整个童年的动漫IP,难掩内心的激动。

快来这里寻找专属于你的童年回忆吧~

除了文创产业,静安新业坊一直探索通过资源与空间共享、新媒体合作等途径,促成文化、体育、科技与经济等多元业态融合。作为潮流体育运动的代表,这里有一座备受瞩目的UFC精英训练中心,占地面积约8600m²,是拉斯维加斯全球首家精英训练中心面积的三倍 !

UFC专业运动场馆也得到了国际专业人士的肯定

2021年,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正式入驻静安新业坊。首期开幕的“遇见印象派·诺曼底曙光: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流变”和“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两场展览,深受观众好评。目前正重磅展出的“遇见毕加索:天才的激情与永恒”和即将开启的“遇见凯斯·哈林:后波普时代潮流艺术展”也备受瞩目。

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

这里还隐藏着一家以原创为主的时髦家居店,引进了很多国外设计师的作品,也代理了部分国外品牌,家具种类丰富,材质和细节也挺不错。热爱家居和建筑空间的你,很值得来逛逛哦~

藏在产业园区里的精品家居馆

2020年,静安新业坊举办的“新夜fun·夏日烟火大会”主题活动,将异国风情带入了园区,樱花树许愿、电子烟火秀、太鼓舞蹈、传统手工集市、小吃美食摊等创意活动,给那年夏天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参与度颇高的活动现场

02

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历史照片

跨越时空,昔日冶金厂更新再出发

静安新业坊,原址为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的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成立于1959年,是国家大型二级企业,上海市骨干企业。随着产业调整与升级,工厂于2009年正式停厂。

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区位图

(位于汶水路210号,占地158亩,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作为上海近代工业向现代工业迈进的历史缩影和见证,冶金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结构车间、装配车间、金工车间和备件仓库等4幢厂房,尤其具有历史保留价值。

保留厂房位置图(园区1#楼、3#楼、2B#楼被评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1#楼、3#楼、2B#楼厂房改造前

随着静安区加强推进中环两翼创新创意集聚带建设,打造“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区”,地处集聚带的冶金厂迎来了良好的转型契机。

2016年初,静安区政府与上海临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新业坊”品牌对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开展城市更新和持续运营。园区以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再利用为载体,打造集影视制作、艺术传媒、工业设计、体育竞技等文创要素的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更新之前,尚未改造的园区作为临时展场参与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艺术家们以厂区的废旧材料为灵感,创作丰富的新媒体艺术,邀请公众“浸入式”体验厂区氛围。许多老工人也结伴故地重游,人与空间、历史在此相连。

现场作品《新生》对人类劳动与创造力致敬。

厂区老工人故地重游,与昔日的伙伴合影。

03

保护修缮,让人看到历史怎样前进

确立保护修缮原则

随着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加强,保护再利用常常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改造前,园区特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对厂区建筑进行价值判断,编制保护性修缮设计。冶金厂民族机电工业的文化价值,独特大跨大空间的工业建筑风貌,典型的工业遗产风貌街坊,都是保护的核心要义。

基于此,确立了修缮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是尽可能保护现有景观环境,最大化保留历史原状树木、绿化,适当提升改造;

二是明确文保建筑重点保护内容,并分别采取修缮、加固、抗震等措施,如主要立面、主体结构、主要空间格局和有价值的建筑构件等;

三是适应新功能进行改造,如建筑节能、配套设备等方面的进行全面提升,工业构件迁移至室外环境设计为景观元素等;

四是厂区整体场地设计,完善交通组织,营造交往空间,改善场地排水状况,消除雨水倒灌隐患。

冶金厂改造前鸟瞰

厂房室内独特大跨大空间

修缮总平面图

厂区建筑格局、道路、樟树大道及工业构筑物均得到了有效保护

保留建筑的再生

建筑大师Benjamin Wood在做静安新业坊策划和建筑改造概念方案时提出,更新的核心是“保留旧的建筑,改造旧的建筑,在旧围墙后面建新建筑,让人看到历史是怎样前进的”。

以城市更新的新典范、历史文脉的新风尚、友好休闲的新街区、亲切怡人的新绿境为目标,更新后的静安新业坊随处可见鲜明的时代烙印,斑驳的红砖厂房、斜尖屋顶、大跨内部结构、生产标语,还有厂区内郁郁葱葱的绿植,都被巧妙地保留下来。

在" 修旧如旧" 的基本原则下,园区中的保留建筑和新增建筑和谐相融。1#、2#、3#、6#楼等历史建筑,延续原有的建筑设计逻辑,保留建筑线条和外立面,在色彩、材质上也寻求统一;同时,又适应转型后功能的新要求,在出入口、门窗、墙面等部位做适当改造,突出空间的互动和时尚气质。

园区建筑布局总平面图

大体量的厂房改造为文化设施,如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中小体量的厂房则改造为办公和配套服务,厂区内还适当嵌入新建建筑,以补充服务设施。

1#楼改造改造为UFC中心。这幢长96米、连续四跨的大厂房设有互动式研发空间、文体活动空间等。

3#楼改造为SMG工作室,这幢长150米连续四跨的大厂房,设有2个摄影棚和开放式研发空间。

2B#楼改造后维持原双坡顶及屋顶天窗样式

6#楼改造后入驻新创华公司

8#楼改造后利用原有空间继续作为餐饮设施;立面通过木制门廊及适宜的开窗尺度,使建筑更加亲和质朴。

新建筑多元而协调

园区新建建筑在体量、色彩等方面与红砖厂房形成了较好的新旧协调关系。

比如由SMG公司投资建设的7#楼“加零剧场”,延续机械、工业的风格,剧场的装饰风格采用了后现代的高级工业风。园区南侧新建办公建筑5#、11-13#楼也提取了红砖、纵向线条等元素,以简约为主。

7#楼“加零剧场”

5#、11-13#楼新建办公空间

同为办公的10#楼,则以树为灵感,保留场地内茂盛的树木,采用底层架空、二层露台的方式,与环境相互渗透,更显趣味。

10#楼新建办公空间

此外,园区生活配套的一些小型服务设施也颇用心思,处处留有工业元素的新意。

4#楼有所变化;楼栋南侧还放了一系列主题小品

9#楼在保留楼梯的基础上新建二层的餐饮设施

户外环境吸引和激发更多交往

园区在慢行系统组织上,考虑加强与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从而建立流畅的车行系统和舒适的慢行系统。特别是利用原有的林荫大道改造成贯穿东西的绿色生态走廊,串起多个小型户外广场,吸引人们驻足活动。

园区绿化系统

园区东西向的绿色走廊

游客在园区广场绿地上拍照留念

易于养护的绿化

工业印记也同样渗透在整体环境中,无论是艺术装置、小型绿化或是木质座椅,都有精心的设计。

当年的黑板宣传栏、厂房蓝色大门都还在哦

工业构建作为景观小品

04

静安新业坊城市更新经验

国、市、区三方合作的统筹主体

静安新业坊虽然在区位和交通方面均没有特别的优势,但得到了市级资源临港集团和区属企业苏河湾控股的大力协助。国有企业-市级资源-区级资源三方合作成立了上海新业坊尚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城市更新的统筹主体,在项目前期策划、功能业态定位、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后续运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园区鸟瞰效果图

著名文化企业的深度介入

依托“环上大影视圈”产业导向,静安新业坊积极引进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和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两家知名文化企业。在项目策划初始,两家企业便参与共商园区产业和品牌策划,建立从演播室、制片人和导演工作室,到IP孵化、投资交易到衍生品开发等内容的创作产业链。

此外,不断发生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公众,促进融合的多元业态支持园区服务,逐步激发出更多活力。

园区中心广场一隅

城市一隅之地,旧时厂房焕然一新。

潮流文化和当代艺术在这里萌发。

铭刻着时间痕迹的老建筑在改造之后,

继续适应着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轨迹。

也许,这就是对岁月最好的诠释。

静安新业坊

项目地址:静安区汶水路210号

建成时间:2019年4月

项目业主方:电气置业、临港资管、苏河湾控股

建设运营方:上海新业坊尚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方: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Benjamin Wood团队、Ennead建筑事务所

配图摄影:薛娱沁、网络

(来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