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警惕!吃饭过快竟然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转自:徐汇通 2022-07-26 09:36:40

近日,“吃饭过快增加患糖尿病风险”这一话题登上热搜。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有研究表明,吃饭“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概率为常人的 3 倍。这是因为:

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发出“吃饱了”的信号,容易吃得更多;

吃饭太快,体内血糖大起大落,会让负责血糖平稳的胰岛功能受损。

长此以往易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每顿饭建议至少吃 20 到 30 分钟。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那么除了吃饭快易患糖尿病,还有哪些患病风险?以及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糖尿病吧。

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

肥胖、高血脂、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喝甜饮料、吃饭太快、吸烟

如何预防:

定期监测血糖、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给自己很大压力

年轻人是否容易得糖尿病?

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根据宁光院士的研究数据,中国18-29岁人群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已达到20.2%,40岁后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

遗憾的是,与老年人更多知晓自己的患病情况相比,年轻人大多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

哪些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有的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吃糖吃多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而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一:肥胖

一项随访长达14.7年的万人研究证明,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肥胖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和生活方式。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5.81倍,而遗传使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了1倍。

风险六:吸烟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研究发现这与TCF7L2的转录因子介导的胰岛素分泌有关。

如何防治糖尿病

一、作息规律

大量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在生理条件下是有昼夜节律的。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而让生物钟重新变得有序则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二、节食减重

控制体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糖尿病。因为肥胖时,胰腺周围堆积的脂肪,会阻碍胰岛β细胞,使其停止生产足量的胰岛素,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失控。而调整饮食减掉脂肪后,胰腺会恢复其正常工作。

四、高膳食纤维

富含纤维的饮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编辑:叶芳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