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天,上班途中,购物逛街,街边小憩,越来越多的林荫大道,不仅为市民撑起连片遮阳大伞,还为高楼林立的上海打造出一条条绿色隧道,复兴中路、瑞金路、思南路等林荫大道,处处是华盖如伞,这些区域的林荫道已串线成片,共同组成了上海灵动的绿色空间。
上午,太阳早早升起,散发出滚滚热浪。记者从南京西路骑车进入黄陂北路,虽然知了叫个不停,但是心里顿时感觉一阵清凉,仿佛到了避暑胜地。道路两旁,夏天的梧桐树张开巨大的怀抱,一棵棵长得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的梧桐树,犹如一把把撑开了的巨伞,撑出一片阴凉。一些上班的市民和快递外卖小哥,告诉记者,高温季节,他们出行早就规划好线路,选择树荫茂密路况,避免晒太阳。
据数据分析,绿化带乔木冠层宽度为20米时,和周边地区相比降温幅度可达0.4℃;随着绿化带乔木冠层宽度每增加10米,降温幅度还能增加0.33℃。林荫道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景观功能,特别是在炎热夏季,林荫道因其树木冠大遮荫,调节局部气候,降低道路气温,能有效改善市民行人出行体验。黄浦区绿化所绿化管理科科长潘剑峰介绍,现在,黄浦区一共有林荫道21条,主要在瑞金二路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的林荫片区, 树种主要是悬铃木,这也是上海特色的行道树。在林荫道下,起到了很好的遮荫效果,对行人可以降低体感温度, 保障了行人一定的舒适度。
据了解,上海林荫道建设规划,已初步确定到2025年,将拥有300条林荫大道,并按三个一百具体实施,即创建命名100条林荫道、完善提升100条、新建改建100条,从而形成上海横纵交错、多区域多点相结合的林荫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