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世纪阅读 > 文章详情

阅读的力量 | 跟着大师学绘画,拿捏后印象派风格画作!

转自:世纪阅读 2022-07-12 20:13:22

夏日麦田中随风舞动的麦穗、“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世外桃源、圣维克多山的雄伟壮丽,这些后印象派绘画中的经典元素,是否也曾令你心生向往?你是否也想拿起画笔,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后印象风格画作呢?

跟着凡·高、高更与塞尚学绘画

凡·高、高更与塞尚,三位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三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画家,三段传奇的艺术人生。他们惊人的感染力由高超的色彩表现力和创造力所触发。他们饱含着对艺术的“爱与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艺,纵情挥洒画笔,为世人带来即兴而作的清新之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后印象派大师凡·高的油画作品中,色块排列法、点彩画法、旋涡画法等作画技巧往往融会贯通,以满足画家对各种物体的不同表现要求,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麦田》 凡·高

《甜美的梦》 高更

《圣维克多山》 塞尚

色块排列法是油画中一种基本的笔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要求创作者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和肌理的趣味,画面形象也得到强化。

早期的凡·高由于受到米勒等画家的传统绘画影响,作品中多用各种大小和形状的色块排列来表现对象,例如《留着胡须的老人》,画中人物形象是以各种色块依据形体结构排列,厚涂堆积而成的。这是凡·高色块排列技法的形态之一。

《留着胡须的老人》凡·高

在浮世绘艺术的影响下,凡·高还采用大色块的绘画技巧。但由于油画与浮世绘的材料性质不同,他无法将黏稠的油彩非常均匀地平涂到画布上,在大色块中会留下粗糙的笔痕。于是,凡·高就顺势而为,在大色块之上再堆砌较小的其他色块,甚至多层堆积,使大色块产生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厚实的肌理效果。例如《浮世绘仿作:艺妓》,远看仿佛是平涂的大色块,但细看却有着微妙的丰富变化。这是凡·高色块排列技法的另一种形态。而这种技法在凡·高后期的其他作品中也经常可见,如著名的《黄房子》等作品。

《浮世绘仿作:艺妓》凡·高

《黄房子》凡·高

凡·高的画主观性非常强,对事物的轮廓往往淡化处理,强调色彩的即时效果。一些色彩的对比强烈,没有过渡,又因为需要描绘细致的色彩变化,所以其笔法多用点画,就是把颜色一个点一个点地点在画面上。点彩笔法成了凡·高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

《花园》凡·高

凡·高后期的作品常用高纯度的冷暖色彩进行强烈对比,采用具有强烈旋涡状动感的小短线,创造了只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世界。所有的笔触,都是具有色彩延伸、变化和方向的。他在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将这种特点放大并完善,用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著名的《星空》就展露了这最具凡·高个人特点的油画技法。

《星空》凡·高

凡·高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了短小的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把常人绘画中只是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并将原始的情感推向极至。他听从心灵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而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

创作实践

在了解了凡·高画作的基本技法后,你是不是也想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呢?下面,我们就跟着凡·高的脚步,试着创作一幅夏日的薰衣草田画作吧!

创作参照图:《夕阳下的播种者》 凡·高

创作取景图

第一阶段 构思布局

1.选用小号画笔,以松节油稀释湖蓝色,在白色画布上勾勒结构轮廓。

2.画面空间营造采用的是平行透视原理,并列向前延伸的田垄搭建出画面的结构框架。

3.视平线偏于画面较高的位置,为薰衣草田留出大片的空间。这样的构图可以强化地面空间的广袤感。

第二阶段 大体关系

1.选用中号的扁形画笔,在颜料中调入较多的松节油,用类似于平涂的方式画上各部分的基本色,形成画面的主体色调。

2.运笔方式参照物体的结构,顺势排列 ,逐步涂完。

3.画面的主体色调选择黄紫对比,在局部依据物体的固有色插入绿、橙、蓝等其他色彩。

第三阶段 塑造细节

1.在松节油中兑入等量的调色油,形成一比一的比例,作为调色媒介。调色时用油量逐步减少,颜料逐渐变厚。

2.选用小号画笔,顺着画面中物体的结构,用并列的短线条,逐步描绘各部分的结构细节。

3.色彩方面要注意使用少量的对比色,让色彩有鲜明的变化并趋于丰富。

第四阶段 深入刻画

1.直接使用调色油作为调色媒介,调色时只能少量使用油,让颜料稠厚些,便于在画面上形成厚实的色层肌理。

2.选用小号的尖头画笔,勾勒出修道院和树木的轮廓及各个局部细节结构。用更细的并列短线条去塑造、刻画各物体的局部细节。

3.刻画中在保持各物体基本色调的同时,注意要使用更多的颜色,使画面的色彩变得更加丰富。

第五阶段 整理完善

1.针对整体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空间关系进行精心的调整。更重要的是画面中各部分、各物体的虚实处理。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考验着作画者对整体的把握能力,决定着整幅作品的艺术水准。

2.这时作画已基本不使用调色油了,用小号的尖头画笔直接蘸起颜料进行描绘。

3.使用精细的并列短线条,穿插更丰富的色彩,使物体塑造更加完美。

相关荐读

《后印象派大师解码:跟着凡·高学绘画》

张宏 孙弘寅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系统性地讲解后印象派大师凡·高艺术历程,以海牙时期、德伦特和纽南时期、安特卫普时期、巴黎时期、阿尔勒时期、圣·雷米时期和奥维尔时期进行划分,对凡·高的经典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及技法解码。从凡·高的平涂画法、点彩画法、旋涡画法和素描特点等出发,向读者展示如何以凡·高的风格创作油画作品。

《法国后印象派大师解码:跟着高更学绘画》

张宏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系统性地讲解高更的创作理念及生平事迹,网罗其一生的代表画作和具有塔希提风情的作品,展现其作品淳朴的美感,让读者从中感受高更别样的艺术人生。本书手把手教读者以高更的风格创作油画作品。

《法国后印象派大师解码:跟着塞尚学绘画》

张宏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系统性地讲解塞尚这位“现代艺术之父”的发展历程。对于喜爱塞尚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而言,本书不仅能带领读者走近这位后印象派大师的传奇人生,还对塞尚的多幅经典佳作进行了专业的评析。本书手把手教读者以塞尚的风格创作油画作品。

转编自【上美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