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场景:看到一幅古画,一时不知道从哪看起;故宫排队几小时终于看到了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却不知道它画的是哪里;看到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合璧的消息,可并不知道它是怎么被割裂开的……你是否希望拭去历史岁月的尘埃,感受华夏艺术的真实与美?
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
《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
在《了不起的中国画:清宫旧藏追踪录》一书中,故宫博物院鉴画专家余辉先生就把这些古画中的秘密一点点解析给你听。余辉在故宫博物院鉴画30余年,历任书画部主任、研究室主任。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他利用民族学、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一套鉴定早期绘画的基本方法,用逻辑推理的手段解析古画中的图像,探知画史学真相。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那么7月9日(周六)下午14:37,不妨打开CCTV-10,看看央视《读书》栏目是如何解读这本“名画解密书”的。
《读书》栏目是一档和大众一起分享好书的栏目。它用丰富的电视手段传递书中的精华和信息,请爱书人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读书的快乐、解读和推荐好书。相信节目中会带来对于《了不起的中国画》不一样的解读。
听完解读再读此书,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悟。
相关荐读
《了不起的中国画:清宫旧藏追踪录》
余辉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画的历史与文明史是同步的,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600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距离我们的时间越久远,疑案就越迷离、越复杂。当下的我们在面对一幅中国古画时,应该看什么、怎么看?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从中选出10个古画案例,涉及10余幅稀世名画,均为清宫旧藏,为你一一揭开其中的隐秘,包括创作动机和目的、绘画内容、细节解析、收藏过程等,内容延伸至中国古代的宫廷、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作者描绘了充满魅力的艺术史大门,可作为古画欣赏者和艺术史爱好者的入门引导。
故宫博物院专家带你解读故宫名画
余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0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之后,他便进入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历任书画部主任、研究室主任。30年中,几乎日日与画相伴。正如他自己所说:“这里面的每一幅画,我都与它亲密相处过。”
在每日过手的大量文物之中,最令他钟情的,始终是《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那些被反复研究过的名家名作。
即使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些名画早已没有新的研究突破口,但他仍然对名画的细节反复“纠缠”,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他十平米的办公室内,写就了几十篇论文,近10部学术专著,并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国内外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和专著
他对于历代名画的熟悉程度,用他自己的话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810多人,全部都是他的老熟人。
《了不起的中国画》中涉及到的作品,都是他在浩如烟海的历代名画宝库中,精心挑选出自己“亲密接触”、亲自研究过的十几件。
书中所写,不是简单地对名画故事的“拿来”。其中提到的许多发现,都是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并以平易、活泼的语言介绍给大众读者。
这本书不仅带你看画,更把其数十年的看画经验、技巧,和对古画的思考分享给你。
特别撰写
一口气读完的中国画极简史!
翻开书的第一页,是一篇不到7千字的中国画史概说,余辉老师特别为本书读者所写。
先帮助你理清思路,再正式进入学习。
10个专题
10余件稀世名画揭秘
● 古代女子图鉴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摹本
● 数字有讲究
唐韩滉《五牛图》卷|真迹
● 棋盘里的玄机
南唐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摹本
● 弦歌盛宴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传
● 盛世隐忧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真迹
● 失踪的姊妹篇
北宋张择端《西湖争标图》卷|已佚
● 宋徽宗的皇家审美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真迹
● 绘画的特殊功用
宋代谍画
● 北国风光
五代胡瓌《卓歇图》卷|传
● 几经劫难的旷世名作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真迹
深度解读
拒绝“看图说话”
市面上有一些中国古画入门读物,作者会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一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往往对古画的解析也浮于表面,并配上一些无差别的专业词汇,毫无记忆点。
余辉老师总结出了看画的三个层面:
● 看图说话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 看图讲知识
——了解古代民俗文化
● 看图揭秘
——了解画家创作动机
福尔摩斯式的古画探索
余辉老师十分注重画面的细节,比如《韩熙载夜宴图》中桌上的器物、食物,屏风上的山水画,都有各自的暗示。
《卓歇图》中人物的衣帽和“髠发”对应着他们的民族身份(对此,他还曾经自嘲在弄清楚少数民族的髠发习俗时,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被“髠发”了)等。
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史系包华石教授(Martin J. Powers)称其为“福尔摩斯式的古画探索”。
跌宕起伏的国宝历险记
所谓“清宫旧藏”,就是指原来收藏在清代宫廷里的国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不一定被藏在什么地方。比如《女史箴图》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则被分成了两段,分隔两岸;《五牛图》,历经战乱,辗转回“家”。
女史箴图(局部)
剩山图(局部)
那些在国外的文物,有被好好照顾吗?
它们在流传过程中都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又发生了怎样的感人故事?在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拒绝枯燥的白纸黑字
视觉和知识的双重盛宴
为了能够让读者有更佳的阅读体验,本书采用16开大开本,200多张彩色图片,不仅高清,而且全部精准校色,还原古画真实色彩。
纸张采用110g高级特种涂层艺术纸,比铜版纸更高档!在日光下观察,这种纸不会反光,印刷图案也更加细腻。
为了防止视觉疲劳,字距和行距均经过美编反复调试,并在内侧留有空白,方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记录心得体会。
10个专题搭配10个不同中国传统主题色,既好读又好看。
装帧使用精装书才会用的“腔背装”。同裸脊的效果一样,这种装帧设计也可以让书本180°完全平摊,既方便阅读,也不影响书脊的印刷效果,完美平替!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读者能够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希望它能够成为你的案头良伴。
转编自【上海书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