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第三场
✦
走进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艺术世界
以《罪与罚》为例
✦
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如果说托尔斯泰是个社会学家,那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深入到问题与混乱的根源,给读者带来一种变革式的阅读体验。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绝对不要错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扫码收看讲座
或在网页端打开“一直播”(yizhibo.com)
进入“杨浦区图书馆”主页,搜索相关讲座
可拖动进度条,观看效果更佳
主讲人:徐振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资深翻译家
2006年获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
讲座内容概览
12:16 学生时代,初读《罪与罚》
16:20 从事教学后再读的感悟
22:29 21世纪再读《罪与罚》
28:33 《罪与罚》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奠定了地位
29:01 题材的多样性跟统一性完美的结合
50:01 情节的安排和时空的处理
61:34 独特的心理分析
72:57 《罪与罚》的现代意义
《罪与罚》对长篇小说
这个文学样式有创新,有开拓
1
题材的多样性跟统一性完美的结合
《罪与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犯罪然后进行处罚。从踩点、杀人、破案,完全是一部侦探小说,但是这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的着力点。最后可以归类为侦探小说,因为侦探小说的因素都在。
第二,主人公的妹妹杜尼娅和三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归为爱情小说。
同时,这部小说也可以说是反映俄罗斯社会风情的小说。可以通过它了解当时俄罗斯至少是彼得堡的状况。
还有一条线索,从头至尾的,那就是少女索妮娅违心的卖身。宗教的内容从头至尾贯穿始终,看似无形。这部小说也可以称为宗教小说。
尽管我讲了犯罪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宗教小说,但是作家的重心,小说占的篇幅最大的那就是主人公作案前后的心理矛盾,他心灵的痛苦煎熬和情绪的跌宕起伏迅速变化,作家潜入到主人公灵魂深处,反复加以追问,无情的剖析、拷问,那种尖锐,那种深刻的程度,是一般的心理小说难以企及的。所以这部小说理所当然的成为心理小说的典范。
2
情节的安排和时空的处理
小说围绕拉斯柯尔尼科夫犯案而展开,这是全书的中心,也是构建人物形象的基础。而主人公信奉的理论是犯罪的主要动机,即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为不平凡的人,强者,他们能够提出新的思想,推动历史前进,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为所欲为,不惜任何手段。另外一种人就是弱者,这些人平庸、保守,是强者手里面的工具,达到目的的工具。而这个理论当中暴力又是其核心。
而在杀了人以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精神处于崩溃的状态。说明他这一套理论的彻底破产。作家通过这样一个案件,从一开始就把它放在了极大思想矛盾当中,然后引出新的纠葛,各种紧张的意外事件,而这些事件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整个的氛围就极其紧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在实景处理上也是颇费心思,他把好多的事件,众多的事件压缩在有限的时段当中,造成一种线索堆积的态势。
作家用丰富的情节安排制造紧张感、压迫感、窒息感,迫使读者跟主人公一起处于万难的境地,一起经历新一轮的折磨和煎熬,一起去体验一场精神心灵的风暴。
3
独特的心理分析
《罪与罚》是一次犯罪的心理报告,作家着重刻划的是处于极端状态当中的双重人格。主人公面临非常难以解脱的矛盾,他通过自己剧烈的思想斗争,他的情绪变化、转换,是双重人格的两极,善与恶、爱与恨、崇高与卑劣,几种因素的撞击达到极致,达到了叩问灵魂,直达心灵深处的一种极大的震撼力。
具体运用的手法包括有:内心独白;对白性的独白;第三种是下意识的,描写人在极度紧张下的下意识行为、紧张的行为。第四,借助他人的观察和叙事,这是中文小说的一种手法叫白描。
《罪与罚》的现代意义
1
斧头的象征意义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的根本原因是他相信那套理论,强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成为历史的英雄,推动历史前进,从而实现他们的美好理想。而且觉得实现这样的目的,最有效、最合理、最快速的手段,就是暴力。我非常欣赏某个出版社的版本封面画了一把斧头,因为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工具就是斧头,斧头不单单是他的作案工具,也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当中,斧头就代表暴力。
2
根基论
作家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境遇,使他完全放弃自己原来的政治理想,他提出一个理论叫做根基论。意思就是要回到民间,回到俄罗斯的传统,回到俄罗斯的根基,回到俄罗斯特殊的民族性,接受俄罗斯的根基。核心的观点是什么呢?是俄罗斯各阶层不应该彼此敌对,互相斗争,而应该联合一致。他坚决否定暴力,断言暴力的结果将导致一片混乱,一片黑暗,一种极端粗暴,盲目且无人性的东西,整幢大厦在建成之前就会在人类的诅咒声中哄然倒塌。他甚至预言,暴力的后果会造成可怕的场景,那就是血流遍地,人们互相残杀,最后人类全部毁灭。
3
作家的预言和警告
假如我们观察20世纪俄罗斯走过的历史道路,看它的社会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作家的忧虑,作家的警告,作家的预言,几乎全部得到了应验和证实。俄罗斯因为迷恋暴力,而遭受了一系列并不值得肯定,更不值得炫耀的动荡和苦难。《罪与罚》这部伟大的作品因而具有超越时代的不朽魅力。
阅读推荐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岳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荣如德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跨越时空
名家云讲堂
第五期排片表
4月19日
中国竹笛·美中国
主讲人:唐俊乔(上海音乐学院一流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音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
4月23日
孤独的守护者
主讲人:高渊(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高级编辑)
4月26日
波德莱尔之后,世界有何不同?
主讲人:袁莉(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4月30日
繁星与河流的对话——陈燕华与竖琴、扬琴二重奏音乐会
主讲人:陈燕华(“燕子姐姐”,原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5月3日
闲话“人文新淮剧”
主讲人:管燕草(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淮剧团副团长)
资料: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编辑: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