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抗疫
除了让孩子线上学习
唱歌弹琴、种菜喂狗
还有什么既可以寓教于乐
又能提高自己形象
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呢?
给大家支一招——
一起和孩子做
科学小实验
实验时一定要
注意安全
物理类
01
筷子提米
将筷子插入一个装满大米的瓶子中,发现一根筷子就能提起整瓶大米,这是由于筷子与米之间以及米与米之间的摩擦力很大造成的。
视频来源: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
02
白纸压尺
这是个神奇的小实验,将白纸平铺在边缘一半悬空在桌面的直尺上,白纸与桌面可看作全接触,他们之间空气较少,当重物打击直尺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直尺会将白纸向上挑起,此时白纸和桌面间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会压住白纸不让直尺弹起来。
视频来源: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
03
绽放的星星
水表面张力的实验很多,这次来玩个不一样的。
准备牙签、空碟子、清水。将5根牙签从中间掰一下,但不要断开,把断裂处互相对着,摆在盘子中间成五个角。
将水一点点滴到牙签的断裂处,牙签会一点点张开,小星星就绽放了。
由于牙签由木质纤维构成,沾水后断裂处会吸水,所以半断掉的牙签会有重新伸直的倾向。同时,水的表面张力扩开了被折断的牙签,因此,拼合的牙签就变成了五角星了。
水的表面张力也可以通过往硬币上滴水、往漂浮着乒乓球的水杯里加水等实验中观察。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03
光线的混合色
我们将颜料混合时,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
光线也有各种颜色,将不同颜色的光线叠加,会出现什么效果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准备两个光线一样强的手电筒,在前面罩上黄色和蓝色的玻璃纸,用橡皮筋固定。
打开手电筒,把光打在一个白色的平面上,在两束光线重叠的地方,你猜会是什么颜色?
再换上红色和绿色的玻璃纸,光线重叠后,呈现出的是黄色!
爸爸妈妈也可以带小朋友试试其他颜色叠加后的结果,也可以再试试光源强度不同,不同色光混合后的结果。
如果没有手电筒,可以试试手机的手电筒模式,不过覆盖玻璃纸可能有一点难度。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并不相同,红、绿、蓝是色光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现各种光色。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04
隐身水母
准备好一盆水、白纸、密封袋、剪刀和彩笔。
用彩笔在纸上画一只水母,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其他图案。
将纸放入密封袋中,按紧封口。
将密封袋垂直放入水盆中,咦,水母不见了?
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面,就会发生折射,调整好角度,放入水中的物体就会隐身,就像我们会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向上折是一样的道理。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05
钓冰块
准备一杯水、冰块、绳子、食用盐。
往玻璃杯里加一些凉开水,将冰块放入水中。
用手抓住绳子的一端,另外一端放在冰块上,尝试一下,能将冰块钓起来吗?
往冰块与绳子上撒一些食用盐,耐心地等待几秒钟。
提起绳子,观察绳子是否能将冰块钓起来。
这是因为,盐水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这是冬天用盐融化结冰路面的原理。
开始撒盐在冰块上后,局域的凝固点降低,那个地方的冰开始融化,而融化了的冰就是水,水具有流动性,就把盐溶解带走了或者冲走了,然后这个局域的盐水浓度降低,凝固点又升高,这样又重新结冰。如果这个局域正好包括了绳子和冰块接触的地方,那么绳子被融化了的水浸湿又重新和其他冰块一起冻上,就可以钓冰块了。
来源:小寒爱科学
化学类
01
颜色变变变
准备一点紫甘蓝(如果你还有,没有请看下一个
),以及热水、杯子若干、白糖、柠檬、小苏打、碱面、白醋。
将紫甘蓝切丝或切片,放入杯中,加热水浸泡,10分钟后,只留下水,将紫甘蓝滤去。
准备糖水、柠檬水、苏打水、碱水、白醋、白开水各一杯。
将泡过紫甘蓝的水分别倒入糖水、柠檬水、苏打水、碱水、白醋和白开水中,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本无色的液体,全部有了新的颜色,而且颜色还都不一样哦。
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当它遇到酸碱性不同的物质时,发生化学反应,于是就改变了颜色,整体来看,遇到酸性的物质显红色,遇到碱性物质显蓝色,在中性液体中显紫色。
来源:小寒爱科学
02
生气的瓶子
准备塑料瓶、小苏打、白醋、气球。在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白醋。
在气球中装入小苏打粉末后,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
提起气球,让气球中的小苏打粉末进入塑料瓶,观察现象。
气球自己变大了!
因为小苏打遇到白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于是气球就被吹大了。
来源:小寒爱科学
生物类
01
笼子里的小鸟
准备一张白纸、一根一次性筷子、记号笔、双面胶、剪刀。在白纸上画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并剪下。
在剪好的圆形上画一只小鸟并涂上颜色,小鸟不要画太大;再拿出另一个圆形画出鸟笼,鸟笼要比小鸟大一些。然后在两个圆形的背面分别粘上双面胶。
把一根一次性筷子固定在一个圆形的背面,并将另一个圆形的背面也对齐固定在筷子上,筷子在两个圆形的中间固定住即可。
用两只小手来回搓动筷子让它高速旋转,神奇的现象就发生啦!小鸟是不是出现在笼子里了?
也可以画小鱼和鱼缸等来实验。
这是因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所以小鸟就留在笼子中啦!
图片来源见水印
02
多出的纸
在纸的一侧每隔三分之一处做一个标记。
在纸的另一侧一半处做一个标记。
将两个长边相互对折再展开铺平,分别在三个标记处画一条垂直于对折线的直线。
把三条垂直线剪开,然后把纸的一半翻面,你就可以看到A4纸看起来变多啦!
这个实验利用了逻辑误导和错视。纸其实并没有多,通过翻面让中间部分立起。然后不停把中间部分向两边翻折误导你的眼睛觉得它多了一块。
比如,法国国旗的蓝:白:红的比例是30: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
03
橘子的游泳圈
准备两个橘子和一盆水。将橘子放进水盆里,观察橘子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了下去。
将一个橘子剥皮后,放入水中,看看又发生了什么,想想为什么。为什么剥了皮的橘子更轻,反而会沉入水底呢?将橘子皮也放入水中,继续观察。
橘子在水中漂浮还是下沉,并不取决于它的重量,而是密度。橘子皮的密度小于水,除橘子皮之外的部分密度大于水,同时橘子皮所受浮力加上橘子果肉所受的浮力大于整个橘子的重力,因此未剥皮的橘子会漂浮在水面。而单独的橘子果肉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因此会沉入水底。橘子皮像不像橘子的游泳圈呢?
将另外一个橘子放入水中,在沉下水的位置画一个记号。剥去1/10的皮,放入水中,如果仍然漂浮,再画一个记号,继续剥皮,观察一下每次橘子沉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呢?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的水果,可以放在水中试试,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想想为什么?
图片来源:狂丸科学
04
种子发芽
你喜欢绿油油的植物吗?你知道它们除了可以观赏之外,还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准备绿豆两大把,带孔的蒸笼(筐)一个、清洁的毛巾两块、装水的容器一个。
把绿豆浸泡一整天,至绿豆吸收水分明显变大,皮的中间有开裂。
将毛巾或者纱布铺在蒸笼底部,泡好的绿豆均匀地铺在上面,另再取一块干净的毛巾,用清水浸湿并挤掉多余的水分,盖在绿豆上。
另取一个略小的较深的容器,里面加满水,摆放于绿豆上面的盖布上,静待绿豆芽慢慢长出。记得每天喷水,不要掀开毛巾让绿豆芽见光。
满满一盆水压在绿豆上面,豆芽还能长出来吗?
事实上,用重物压住豆芽,可以使发出的豆芽更粗更壮,还能隔绝豆芽与空气的接触,抑制出叶和生根。
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但瓷器易碎,是如何运输的呢?古人很早就想出办法,将瓷器放入竹篓,将竹篓浸入水中并撒上绿豆,在漫长的运输中,绿豆发芽后缠绕在瓷器周围,起到了保护作用。
可以尝试给豆芽足够的光线,看看它们又会长成什么?
图片来源见水印
实践出真知
心动不如行动
这些在家也能玩的科学小实验
家长们快快陪孩子做起来吧!
不仅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还可以培养孩子探究意识
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科学家之父/母
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