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专题 | 探寻上海“最江南”乡村⑪:银杏树下讲故事——新义村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1-12-27 18:13:19

【编者按】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2021年11月8日,在“第三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社科联共同发布了首批“最江南”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我们将推出专题系列,展示上海入选的15个乡村,探寻这些乡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与文化特征。本期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

▼点击视频了解新义村▼

历史沿革

中国故事村——新义村,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地处吴越千年古镇——枫泾的南部,全村面积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多亩,下辖20多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近3000人;村内水系环绕,大大小小20余条河道,由东至西贯穿全村,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美景。

新义村历史文化悠久,唐天宝十年,属华亭县;宋、元、明时,均属华亭县风泾乡;清顺治十三年,属娄县枫泾乡;解放后,建立乡村制,1956年,成立新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称新义生产队,1963年,改称新义生产大队,1984年底,恢复乡村建制,改称新义村;2002年7月,与徐泾村合并,组建新义村。

乡村文化资源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新义村形成了“一人一树一故事”的文化特色;“一人”,新义村岳姓居民为岳飞后裔,自晚清从嘉兴迁入新义定居至今;“一树”,村里现存的一棵古银杏树,据考证为明朝嘉靖年间种植,距今已有约500年历史;“一故事”,新义村2019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授予“中国故事村”称号。深厚的历史底蕴,成就了新义村丰富的乡土文化,村里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传说。盛产故事、善讲故事、爱听故事,早已成为了这个村庄的基因血脉、世代传承,故事文化可谓是渊源流长。

乡村文化振兴的

体制机制改革与保障

进入新时代,新义村开始以故事文化为抓手,打造故事品牌,推动乡村全面建设。2016年,首次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十几名成员,前来村里进行故事发掘,通过对村里十几位老人的采访,整理出了32篇村里的传说故事,编撰了第一本故事书——《白果树下金鸡啼》,正式打响故事文化品牌;2019年,新义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正式授予“中国故事村”称号;2020年,中国第一个以故事为主题的展厅——中国故事展厅在新义村落成;该展厅集收藏、记录、展示于一体,详细介绍了故事文学的发展与影响;筹建过程中,该展厅得到了中国故事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收藏了近万件与故事相关的各类藏品;中国故事展厅的落成,对我国故事文学和故事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新义村内法国著名涂鸦艺术家柒先生的墙绘

2021年,新义村又携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邀请全国30多位故事名家前来采风创作,深入挖掘新时代村里的发展故事,编纂完成了第二本故事书——《故事村里的故事》。

故事文化品牌的崛起,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新义村积极引入“众创入乡”理念,依托枫泾科创小镇、长三角路演中心农创路演平台,打造田园综合体,使优质猕猴桃芝麻基地、黄桃基地、梨园基地、石榴基地、草莓基地等一批农创项目在村里落地生根;联手知名企业,通过出租农民存量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建设众创空间,为企业和创客提供创新创业新平台,推动了创意农业产业园、田园牧场等农创项目在新义村落地;联合枫泾古镇,开发了以古银杏树、中国故事展厅、民间故事宣讲、新义农庄为主题的乡村故事文化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旅客三万多人。

新义村还将故事文化应用于乡村综合治理的方方面面,建立了乡村故事广播,成立了民间故事队,开辟“银杏树下故事会”等,并把各类政策理念、法规法律、村规民约等编成小故事进行宣讲;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中,新义村的红色故事宣讲队,走进政府机关、学校企业、邻近村庄,开展党史宣讲,获得了欢迎和好评。

新义村房车基地

以故事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大大促进了村里经济建设和综合治理水平提升。新义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今天,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故事,正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故事村里上演。

供       稿:市社联办公室、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