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品《潘妮妈妈说不可以》在今年的60部入围作品中,很容易引起关注。独特的画面风格,深刻的隐喻,无不令人印象深刻。导演谭棨筒和片中的潘妮一样,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对她来说,来到We爱,获奖只是意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很多对未来有用的东西。
不可以,真的不可以吗?
看到《潘妮妈妈说不可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奇,“不可以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迫不及待走进潘妮五光十色的世界,与她同悲喜、同困扰、同样在寻求突破。
从表面上看,“不可以”是经营中药房的妈妈给女儿潘妮定的规矩:“不可以吃糖”,“吃中药好”,乖乖女开始也一直坚信不疑并忠实贯彻。生活中,不乏外来的“糖衣炮弹”,最初的潘妮总会毫不犹豫地“挡回去”或是坚决丢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面世界接触的增多,她有了自己的思想,一切都悄悄变了……可以和不可以,中药的苦与糖的甜,接受还是拒绝,敞开还是封闭……矛盾,是贯穿全片的主旋律。
相信很多看过的观众,都会禁不住感叹,潘妮就是你,潘妮就是我,这是我们都有过的成长经历呀!
很可爱,但不止于可爱
毫无悬念的,影片的可爱画风和思辨性的内涵相得益彰,获得了评审的一致好评。评委会还认为,本片主题与画面和谐一致,表现到位。故事较为风格化,在技术呈现方面也可圈可点。
在台湾颁奖现场,手捧奖杯的谭棨筒首先表示“不可思议”。她说,用这部两年前的大学毕业之作参赛,本以为“入围已经是最大的肯定”,特别感谢陪她拍片的团队小伙伴们。“拍片的路途很孤独”,但是幸好“有你们的同心协力。”当然,拍摄《潘妮妈妈说不可以》,绝不是为了扮可爱。谭棨筒直言,自己不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但是我愿意通过影像去传递我想说的事情。希望看过这部短片的你们,都能跟潘妮一样找到答案。”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We爱,窥见灵感动能
和所有的新老We爱人一样,谭棨筒毫不讳言对于We爱的热爱。才大学毕业两年就能获奖,是一种幸运+肯定。但与其他大赛不同的是,We爱既是比赛,也是能量加油站,特别是We爱交流营的大师课程,和同龄人的经验分享,都让她在短时间内受益匪浅。
由此,谭棨筒对于疫情结束后到上海与更多大陆朋友交流更加期待。她说,学生时代曾有过与大陆朋友交流的经历,当时就觉得很有趣,很新奇。如果能够从We爱起步,重启交流,开启合作,“会是令人期待,也蛮挑战的事”。
创作或影像很主观,但有交流与合作,也许会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动能。
~END~
来源:We爱•第五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