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浓,月已圆。为了让远在异乡的国际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佳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秋节团圆的热闹气氛,9月19日下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中秋文化体验活动。
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斯里兰卡、加纳等多个国家的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参加了中秋知识竞答、做月饼、做花灯等特色活动,本次活动在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中外学生交流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活动内容丰富,趣味十足。活动伊始的破冰游戏让中外学生瞬间拉近了距离,彼此熟悉起来,随后一场中秋知识趣味竞答让中外学生重温了传统中秋文化习俗和有关明月的诗词。大家争相回答,气氛活跃。
巧手做月饼 共迎团圆节
中秋节也要有满满的"仪式感",中外学生一起做月饼,圆圆的月饼诠释了每个人心中追求团圆美满的愿望。中国学生详细地为国际学生介绍了制作月饼的道具、制作月饼的流程以及月饼的美好寓意。
他们相互配合,各有分工,有的和面,有的擀面皮,有的搓馅料……最终经过同学们的巧手加工,一个个高颜值的月饼“新鲜出炉”。
来自也门的SHAKIB AHMED MOHAMMED ALGHASHM带领小组成员做出了全场第一个月饼,引起一阵掌声和欢呼。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ARDOR MAKHMUDOV,自豪地展示着他的成果,他说外面是他最喜欢的绿色,里面是他最喜欢的红豆馅。
此外,有的同学还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作为中秋礼物送给老师和朋友。“圆圆的”是月饼,“甜甜的”是藏在月饼里的祝福。
自制玉兔灯 点亮中秋节
在灯笼DIY环节,国际学生将传统的玉兔灯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里,以灯笼为载体,把自己的美好愿望传递出去。
“我把玉兔花灯的眼睛涂成蓝色,因为我自己的眼睛也是蓝色的。”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学生指着自己的花灯说;
“这是地球的颜色,我希望大家彼此能友好相处,共同构造和谐的地球。”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将蓝色和绿色作为花灯的主色调;
而来自俄罗斯的Danil Shabaev将上海大学的校徽图案画在了灯笼上,他说:“我是今年的新同学,我觉得学校组织的这个活动很温馨,很有意思。”
锦绣汉服秀 品味中秋美
锦绣霓裳汉服秀,身披古风迎中秋。中外学生穿上漂亮的汉服,手拿着他们自制的灯笼,一同感受中秋佳节的美好意蕴、走进中秋、品味中秋,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
活动结束之际,国际学生们表达了对这次中秋特色活动的喜爱之情。此次活动让国际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外学生的相互交流,深入适应文化差异之美,使他们能做到“知华、友华”,在未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通讯员:黄蓉蓉、谢文博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