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肩关节痛,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肩周炎”,但事实上,肩关节痛的人群中,只有15%左右是单纯的肩周炎,而60%人群的原因则是肩袖损伤。今天,我们请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矫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何勇为大家详解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又该如何治疗?
记者:什么是肩袖损伤?
何勇: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一组肌腱。顾名思义,之所以叫肩袖,是因为它如同“袖口”般包裹住肩关节,主要对肩关节起到旋内、旋外和外展动作。
造成肩袖损伤的原因之一是退行性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组织退行性变,提拉重物、过度活动,甚至轻微受力都可导致肩袖损伤;还包括暴力损伤,比如猛提重物、跌倒时手外展着地肩部支撑,或外来暴力牵拉,外力越大,肩袖断裂越严重;还有慢性撞击性损伤,这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人群中较多见。
肩袖损伤是一种与退变密切相关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并无明确的外伤史,就像衣服穿旧了,有时候就会自己破个洞,多数老年人的肩袖损伤也是在肌腱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记者:如果说肩袖损伤和肩周炎的症状都是肩部疼痛,那又该如何区分两者呢?
何勇:肩袖是与肩关节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组肌腱,撕裂后会造成肩关节疼痛和无力,肩周炎则是肌腱的炎症和粘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发病年龄不同,肩周炎多为50岁左右的中年人,而肩袖损伤则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其次,疼痛的性质不一样,肩周炎一般是以活动时疼痛为主,而肩袖损伤则常伴有静息痛和夜间痛,甚至白天不太痛,晚上睡着了还会痛醒。从运动特征来说,肩周炎以关节僵硬伴随疼痛为主要表现,各个方向活动都受影响,而肩袖损伤的活动受限是往往因疼痛导致的不敢活动,而且以某个方向的疼痛最为剧烈。肩周炎患者的肩膀就像是被“冻”住了,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都难以上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限;肩袖损伤则是自己上抬困难,主动活动受限,但在他人帮助下,肩膀一般能抬起来,有些甚至能抬到正常活动范围,被动活动不受限。
当然,这些都是粗略的鉴别办法,准确的诊断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来判断,甚至有时需要做核磁共振等检查。
记者:如果确诊了肩袖损伤该如何治疗?
何勇:肩袖损伤等疾病在急性期需要避免大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并行消炎镇痛治疗,如症状缓解,或撕裂稳定可以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夜间痛的患者可考虑行微创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也有部分患者的肩袖损伤进展迅速,或来就诊时就因撕裂范围过大而肩关节无法上举、关节功能丧失,则可能就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手术,如肌腱转位、反肩关节置换等进行治疗。对于有症状的肩袖损伤,我们建议患者积极手术,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病变进展到更为严重的阶段。
记者:在很多老百姓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肩痛都需要积极锻炼,这种观点正确吗?
何勇:确实,在临床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认为再痛也要咬紧牙关练,只要下足功夫,疾病就能不药而愈。但事实上,这种盲目锻炼的做法是错误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加重疾病的程度。比如,中老年人肩关节疼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冻结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肩周炎,是以关节粘连、僵硬为主要表现,需要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拉伸功能训练的,其他疾病如肩袖损伤则不然,如果过度锻炼可导致肩袖裂口的扩大,因此,在疼痛发作时都应尽量减少活动。
另外,平时要预防肩袖损伤的发生,如,日常应注意肩部的保暖,尤其要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中要有意识地感受自己的肩部反应,一旦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应停止运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及时进行治疗,更不要过度活动,疲劳时运动更是大忌。

何 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光华医院关节矫形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膝、肩、髋、肘等关节疾病的治疗,在关节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关等各类晚期关节病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肩袖撕裂、半月板损伤等各类肩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部分图片来源于光华医院
撰稿:赵 立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