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长宁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绿色窗口,当前正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无废城市”建设、噪声污染防控、餐饮油烟治理等民生关切领域持续发力。而生态环境志愿者是这场生态守护战中最鲜活、最重要的民众力量,每一次生境花园治理、每一次环保理念传播,都在为长宁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绿注入温暖动能。


今年,长宁区“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青年力量为核心,围绕讲好“一江一河”故事和服务“一江一河”治理两大主题,推出“青听苏河”与“共治苏河”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现场,长宁区“一江一河”小水滴青年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王秉玮为生态环境志愿者们介绍了长宁“一江一河”志愿服务实践路径。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老师宋瑛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分享志愿者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方式。


在社区生态治理中,居民志愿者的作用功不可没,许多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队都是基于家门口的生境花园开展志愿服务的。此次分享中,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和虹旭居委会主任包一骋带领大家分别走进乐颐生境花园/生境博物馆以及虹旭生境花园,沉浸式感受志愿服务的力量。
在绿八居民区,不仅有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乐颐生境花园,还有入选《2025美丽中国·绿色空间使用者典型案例集》的上海生境博物馆。此外,作为全市最早的生境花园,虹旭生境花园占地从400平方米扩展至2500平方米,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社区共治。
“每一座生境花园的建设,每一处的长宁美景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志愿者的坚持付出。”“美丽长宁,我们都是行动者!”大家表示。
图片来源于区生态环境局
撰稿:谭奕茂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