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王丽萍 > 文章详情

王丽萍:鸡仔饼(烟火人间)

转自:王丽萍 2025-11-26 16:48:41


那一日,在广州,我匆匆忙忙赶飞机,路上很堵,出租车司机回头:“我车上有鸡仔饼,你想不想食?”

可以吗!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司机从前排的盒子里拿出了一包鸡仔饼给我,鸡仔饼独立包装,牌子是大名鼎鼎的莲香楼。大小是扑克牌的一半。封面咖色,上面有金光闪闪“鸡仔饼”三个大字,龙飞凤舞,画面上还有四枚油光光的小饼,包装的最顶端,叮嘱是“广州特产”,中间有道英文:CHICKEN BISCUIT,直译的话,是不是鸡肉做的饼干?

就像所有人说的那样:千万别跟广州美食斤斤计较,你无法细想并追究讨论那些深奥的问题,如:老婆饼里无老婆;鸡仔饼里无鸡仔。

手里端着鸡仔饼,有种手上有粮心中不慌之感。我先拿捏一番,这款鸡仔饼硬邦邦,像硬糖般坚挺。撕开包装,露出真面目,油光万丈,长得像个迷你小披萨,上面有星星点点的果仁碎,凑近一闻,一股浓郁的南乳香和蒜香扑面而来,这种特别的、令人想入非非的气味,让你忍不住去咬它。我“咔嚓”掰下一块,放入口中,嘎吱嘎吱,任其驰骋,你觉得它是咸的吧,可它又是甜的;你觉得它是甜的吧,可余味微微带咸,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啊。

鸡仔饼也被称作“小凤饼”,它的传说故事十分浪漫,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据说后来鸡仔饼制作的技艺随广东移民传播至上海及东南亚地区。

这个初冬,我在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买了鸡仔饼,散装,500克50元,配料里除了有鸡蛋小麦粉各种果仁外,还有写“猪肉膘”,有写五香粉(桂皮、八角、小茴香、橘皮、芫荽籽、花椒、甘草、香辛料),令人大开眼界。哈氏鸡仔饼外形大小比矿泉水瓶盖略大一些,上面细细密密交织着白白的猪肉丝,显示用料讲究,大有一种五谷丰登的丰收满足。而我在广州莲香楼鸡仔饼的配料栏里,看见除了小麦粉鸡蛋外,还有写道:猪肉,猪油,红腐乳,白酒。我以为,除了猪肉猪油外,红腐乳令岭南特色跃然而至。而广州酒家的鸡仔饼写“脆香馅多,咸甜交融”;荣华楼称是“金牌鸡仔饼”;点都德是“广式鸡仔饼”。

真是五花八门,之前逛北京路,每家店里都有鸡仔饼,可见它的影响力。

关于鸡仔饼的起源,滔滔不绝,有上百年历史是令人信服的。民间传说深入人心一定有日积月累的沉淀和由来已久的相信,不过我无论如何无法将它与小鸡仔相联系,说鸡仔饼像小鸡仔,光是外形,就浑身不搭界哦。

我的一些广州朋友,都喜欢鸡仔饼。他们说那是从小吃到大的点心。我看“读懂广州”系列《文学里的广州·小说》,张梅老师的小说《成珠楼记忆》,开头这样写道:“那天早晨,珠珠原是答应了父亲去河南成珠楼买鸡仔饼的。”这样的叙述,也有了地域感和故事性,以及作家对本土的深情。

当然,平凡生活里很多梗,都是从一汤一饼一笑中缓缓铺开的。大部分人都认为,鸡仔饼的核心是“冰肉”。也就是说,鸡仔饼除了榄仁等果仁的香与南乳的独特魅力外,关键还是因为有了“冰肉”的存在而光芒万丈。北方朋友对“冰肉”很不明白,说猪肉就猪肉呗,还“冰肉”,就如同外地朋友听说我去上海哈尔滨食品厂买点心,他们会说你在上海就不麻烦买哈尔滨的食品啦。我最初听说“冰肉”还愣了一下,后来喜欢了鸡仔饼才去了解,“冰肉”是将肥肉跟白糖、白酒搅和,腌制后因肥肉晶莹剔透而叫“冰肉”。

于是,有冰肉、有蒜蓉、有南乳,有榄仁芝麻,还有将它们汇合相交的小麦粉,在加工后经历滚滚热浪烤制,一块一块的小点心成为势不可挡的美味点心。

对很多鸡仔饼爱好者来说,鸡仔饼上或饼里,有没有一汪“冰肉”是关键。有的鸡仔饼在表面已经让你目测它有肥硕的肉感,这是充满了肉气的蓬勃感,令人安心,也对即将入口的点心充满了期待与遥望。这是很令人遐想的时刻,无论它是软糯的,还是硬脆的,在经过千锤百炼后,是属于你味蕾的狂野时代。

那天,吃完那枚鸡仔饼,我也顺利到达机场。下出租车以后,我搓搓手里的那一点点屑屑,捂住嘴巴哈口气,鸡仔饼独特的余香令人回味。

听说过一个故事。一男一女相亲,女孩拿出鸡仔饼给男生,两个人一边咯吱咯吱地吃,一边也因鸡仔饼开始了话题。男生说,如果等我们好了亲起来,那可都是鸡仔饼的味道。女孩道:我不会那么主动哦。两个人因为一块饼居然遥想未来,这就是美食的加分啊。

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很受欢迎。网友打趣:“全运会奖牌上的吉祥物,配上黄澄澄的色泽,酷似广式点心鸡仔饼。”

这么一想,真是一饼一世界的美好。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