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有力激活区域协同“引擎” | 智汇沿沪宁 聚力谋新篇

转自:上海普陀 2025-11-12 15:58:21

金秋时节,上海普陀宾朋满座。以“创新协同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已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沪宁沿线“八市一区”科创力量的展会上,前沿技术集中亮相,政企交流热烈深入,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其中,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一家企业就“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达成估值800余万元的技术转让合作意向,是本次交易会的“首单”,引发广泛关注。

研究院何以拔得头筹?“开门红”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成果转化逻辑与区域协同密码?答案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精准的市场洞察,更得益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高效协同生态的有力支撑。

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

“首单”落地,技术刚需与转化实力的精准对接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牵手’,而是‘需求找技术、技术找场景’的必然结果。”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指出,此次合作能够迅速达成,既源于企业对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也离不开研究院在成果转化领域长期积累的硬实力。

据悉,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隶属于在工业电机、电器研发领域底蕴深厚的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方则在模具设计制造、座椅骨架生产、冲压件与注塑件研发等领域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面对制造业升级浪潮,该企业亟需突破传统边界,切入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郑军奇表示:“一方具备扎实的技术积累,一方拥有深厚的制造资源,这样的合作既弥补了企业升级的技术短板,也拓宽了我们技术成果的应用场景。”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台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更体现在其提供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作为上海市首批功能型平台之一,研究院在市科委的指导支持下,承担建设并运营的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下称“平台”)构建了以品牌引领、技术支撑、场地支持、资源整合、政策对接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致力于为科创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各个阶段注入“全周期动能”。

此外,平台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也抢占先机,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权威背书,其构建了机器人行业首个MTBF测评第三方实验室,研发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可靠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并参与构建机器人可靠性国家标准体系。在智能化领域,平台完成了机器人智能操控、感知及云平台建设,突破了力觉感知、导航定位、动态视觉跟踪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升了技术成果的公信力,也让合作企业更有底气。”郑军奇强调。

从“技术种子”到“产业大树”

交易会的另一头,上海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麒麟系列四足机器人、氢能无人机等产品,彰显了其在高危环境智能巡检领域的技术实力。四足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风电场等场景,有效解决传统巡检“人难至、险难防、效难提”的痛点;氢能无人机则以超长续航、快速补给优势,实现了从“短距高频”到“长距高效”的跨越。

上海柔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机器人产品

“柔克智能是我们孵化的首家企业,从一个小小的工位起步,如今产品已远销巴西等国,它的成长正是我们成果转化模式的生动体现。”郑军奇介绍,柔克智能已拥有各类知识产权68项。依托研究院在机器视觉领域的积累,双方联合开发的AI智能云台相机具备智能视频分析功能,可与各类巡检机器人配合使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在研究院的“孵化版图”中,柔克智能只是其中一角。截至2025年10月,已累计引进孵化机器人相关企业30余家,企业估值约500亿元。从“技术种子”到“产业大树”,机器人平台始终以培育科创力量为核心,通过持续的资源供给与服务支撑,构建起具有活力的产业培育生态。

科创展会有力赋能,书写“协同共赢”新篇

本次高估值技术合作的达成,不仅是研究院成果转化实力的体现,更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打破区域壁垒、聚合创新动能的生动实践,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奏响了协同序曲。

交易会现场照片

本次交易会规模与质量并重,划分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智健康、未来智能及综合四大展区,吸引了涵盖高新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58家单位参展。参会各方在这场科创展会中收获颇丰。对参展企业而言,交易会拓宽了“技术落地的试验场”。柔克智能综合部经理谢明坤表示,参展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接触到众多上下游企业,还与高校教授建立了联系,“他们有技术但缺乏落地场景,而我们有数据库和技术应用优势,未来合作空间广阔。”对于观展商和普通市民而言,交易会则搭建了精准对接的桥梁,并让人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民生温度”。

交易会现场人气十足

随着为期两天的交易会圆满落幕,区域协同的“价值引擎”持续释放强劲动能。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在激活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动能的同时,也依托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引领普陀区“一带一心一城”发展,实现了平台赋能与区域推介的双重价值。

展望未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将持续深化跨区域资源共享与合作联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筑牢协同根基、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