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师园感受园林与昆曲在声境中的完美融合、在自动化生产线旁近距离观察核心检测设备的运转、在5G数字化工厂构建从传统到未来的全链条认知体系……秋季学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程知计划——行走的课堂”系列课程,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学习场景延伸到真实社会之中。

据介绍,“程知计划——行走的课堂”系列课程由学校教务处与通识教育中心联合推出,围绕“城市认知”“社会观察”“产业调研”“专业连接”四大模块,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研学实践。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一院一课”,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中心的“古建空间与江南音韵的沉浸体验之旅”吸引了来自6个学院的30名学生参与,在3天时间内展开一场融合美育与科技的探索。
夜晚的网师园,学生沿曲径漫步,看月光透过漏窗洒下斑驳画卷,感受园林与昆曲在声境中的完美融合。次日清晨的拙政园,为学生具象呈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美学。随后,学生走进苏州博物馆与丝绸博物馆,沉浸于传统文化与美育交融的殿堂。
课程还安排参访苏州探寻文化科技公司,学生亲身体验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品,理解“文化创新”如何在实际产业中将设计、工程与管理深度融合。在绿叶科技集团的生产车间与展厅,学生了解到品牌如何在美学与技术之间取得平衡,也感受到企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跨专业协作。这堂“产业之课”,让学生看到了现代制造业背后的管理逻辑与文化内涵。

数理与统计学院的学生踏上“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数据计算与芯片设计认知之旅”,在3天的课程里前往杭州与苏州两地。企业导师为学生解惑,在互动中打开AI与金融世界的大门——原来大模型并非冰冷算法,而是充满智慧的数字大脑。在高自动化生产线旁,学生近距离观察核心检测设备的运转,真切体会到多学科融合如何在高端制造一线协同发力。学生还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感受苏州深厚的城市文化。
回程途中,有学生感慨:“之前只知道华兴源创是科创板首家企业。亲临厂区,才理解从进口替代到自主创新的艰辛,从服务苹果到布局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的视野。‘科技自立’不是口号,而是研发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突破。”

纺织服装学院的师生则沿杭州、嘉兴纺织产业带,完成了为期2天的“纺织服装时尚创新探索之旅”。课程涵盖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艺尚小镇,返程途中还赴嘉兴雅莹集团参观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三维数字服装技术、传统丝绸文化与艺术成就、手工印染体验、服装产业集群考察以及5G数字化工厂等,构建了从技艺到商业、从传统到未来的全链条认知体系。
课程以“可持续纺织服装”为主线,串联原料、设计、制造、品牌与演绎五大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时尚产业在数字化与绿色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培养跨界整合与系统思维能力。

“程知计划”通过多元化的研学课程,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教育在真实世界中自然生长。一场场“行走的课堂”生动印证:当教育走出围墙,学生的见识得以拓宽,而见识的拓展决定着眼界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据了解,本学期的“程知计划”仍在持续推进,未来将逐步构建常态化的课程体系。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