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融通·创新·生成:建构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新样态”为主题的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闵行专场)暨闵行区第六届“教育学术节”开幕式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业委员会协办,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承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出席活动并讲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祝郁为活动致辞,普教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徐士强为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案例作点评。 活动现场,闵行区委副书记唐劲松为闵行区教育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证。闵行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徐明怡介绍本届教育学术节方案。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潘蓓蕾作“从赋能走向生成:区域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培育的闵行实践”报告。 学术节开幕式由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主持,市教科院普教所学校科研与发展中心主任冯明主持优秀成果分享环节。
第一教育从活动现场了解到,闵行区教育学术节每2年开展一次,本届教育学术节主题为“融通·创新·生成:建构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新样态”,将于11月至12月下旬,推出涵盖思政、德育、教学、科研、教师发展等主题的9个专场共计32场活动,聚焦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搭建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传递智慧的平台。
近年来,闵行教育积极探索以科研为抓手,赋能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2024年举行的上海市第八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推选中,闵行区共16项成果获奖,包括3项一等奖。当日举行的学术节开幕式与上海市第八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的推广活动结合,呈现16项获奖成果中的5项代表性课题——
闵行区鑫都幼儿园“迈向未来的环保教育之旅:幼儿园‘垃圾分类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题,将“育情感、养习惯、树意识”作为幼儿环保教育的核心,通过搭建 “微-中-外” 联动课程体系,以体验活动促进幼儿在行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会做事、做人,养成自主与合作的态度,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活动提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教育科研的引领和支撑,一要强化方向引领,提升科研的“战略高度”;二要深化范式转型,提升科研的“实践效度”;三要优化体系建设,提升科研的“系统厚度”。
活动强调,上海基础教育人一要强化使命担当,坚守育人初心,以本次学术节的思政专场、德育专场等活动为契机,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育人新模式;二要聚焦关键任务,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扩优提质”行动,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才培育;三要增进上下协同,汇聚发展合力,加强区域协同与资源共享,强化教研科研支撑,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
未来,闵行区的科研成果将在推广辐射的基础上持续实践,推动成果迭代升级,把个案经验提炼成可操作、可迁移的实践表征;市、区将进一步深化协同,推动教育科研成果加速辐射,让更多学校、师生受益于科研创新。

文字:袁曼舒
照片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