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闵行区首届人民调解员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法务大厦举行。本次大赛以“闵行匠心 慧解难事 调适百家”为主题,前期吸引全区26个单位近100名选手参与,经选拔后20名选手晋级总决赛。 现场,晋级选手通过讲述调解案例、分享实务经验展开比拼,最终赛事评选出“十佳调解能手”“十佳调解能手提名”及“最佳人气奖”奖项。
活动中,参赛选手们带来了各自的调解案例,不仅展现矛盾化解的全过程,更分享了其中蕴含的调解智慧。

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活动中,总有一群“老法师”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从业17年的闵行区人民调解协会漕宝路交调委负责人王莹,便是其中之一。这位曾斩获“全国人民调解能手”“上海市人民调解能手”等多项荣誉的调解员,讲述了一则真实事件。
2023年,闵行区某公路交会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年逾八旬的张老伯驾驶电动自行车与王某所驾驶的重型栏板货车后侧发生碰撞,张老伯于当日下午不幸离世。事故引发的不仅是肇事方与受害方的赔偿争议,更因张老伯的再婚家庭关系陷入继承纠纷。

王莹(右二)
近年来,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不断注入“青春力量”。今年刚满29岁、投身调解工作仅3年的许磊,便是马桥镇马桥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队伍中的“年轻代表”,参与调解了不少邻里纠纷。

许磊(右一)
前不久,一场因封建迷信引发的邻里矛盾,被许磊圆满化解。居民李先生新装的充电桩遭人为破坏,他随即向居民区调委会求助,调取监控后发现竟是小区赵阿姨所为。原来赵阿姨丈夫离世后,她迷信地认为正对自家窗口的白色充电桩“不吉利”才会导致家中产生变故,一时冲动下,她做出了破坏充电桩的举动,进而引发了邻里矛盾。
“调解谈的不仅是赔偿问题,更要通过这个机会修复邻里关系。”理清调解思路后,许磊先找到李先生,没有急于谈赔偿,而是耐心转述了赵阿姨的家庭情况和内心顾虑。随后,许磊又和社区党员干部、楼组长多次走访赵阿姨家,聊家常、解心结,并讲清法律责任。
最终,赵阿姨家按实际损失进行了赔偿,李先生也很快调整了充电桩的样式,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员不仅是化解矛盾的“解结人”,更是传递温暖的“贴心人”。虹桥镇名都城居委调解员林捷服务的社区外籍居民占比约1/3,她曾调解一起外籍居民噪音纠纷:36号楼法国居民J先生,深夜常听到楼上日本居民T先生家传来跑步声,严重影响其家人睡眠与工作,物业多次沟通无果。

林捷(左一)
了解情况后,调委会迅速介入,但是面临了诸多难题:双方对中国社区规则、居委会及人民调解机制不了解,并且外籍居民之间存在语言障碍,也因为注重隐私不愿调解员入户查看。
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林捷先向外籍居民说明人民调解制度,再了解双方诉求与受影响程度,引导从共同利益出发协商,顺利预约时间到双方家里进行现场查看并找到噪音症结点。经多次协调,T先生家同意铺设降噪设施,J先生也表示会与对方保持友好互动、增进了解,纠纷顺利化解。
人民调解员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他们以情为线、以法为尺,在邻里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化解矛盾于萌芽,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十佳调解能手”获奖名单
“十佳调解能手提名”获奖名单
“最佳人气奖”获奖名单
七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杨洪贺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