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又逢重阳。去年那碗跨越街镇的“网红”长寿面的温暖还停留在老人们的记忆深处;今年,桃浦镇北部党群服务中心将这份温情再度加码——延续舌尖上的美味,增添红火吉祥的福气,还有贴心到家的关怀,让敬老的行动从餐桌延伸到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真正编织出一张多元多彩的“孝亲敬老”幸福网。
一碗“传承面”,暖胃更暖心
一大早,中心工作人员便忙碌起来,精心准备着长寿面的食材。从熬制高汤、拉制面条,到炒制浇头、煎制鸡蛋等,每一步都凝聚着对长者们的真挚敬意。中午时分,当中心里弥漫起浓郁的香气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被端到了正欢聚在此的每位长者面前。

“今年又解了个面馋,心里热乎乎的。”“在这里,过节都能像孩子一样,天天有盼头。”餐桌旁,长者们边吃着面边竖起大拇指夸赞,感慨社区服务的周到与贴心。
一碗小小的长寿面,从去年到今年,面的温度从未改变,然而中心传递的爱意却愈发浓烈,不仅温暖了长者们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是“敬老”二字最为质朴的表达。
一块重阳糕,软糯“藏”祝福
除了暖胃又暖心的长寿面,中心还为长辈们安排了最“接地气”的重阳节活动——共品重阳糕,让香甜软糯的滋味,寄托更多“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工作人员首先和长者们一同重温了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随后邀请长者们一起品尝重阳糕,搭配香气四溢的红茶,不仅能解糕点的甜腻,还能“唇齿留香”,别有一番风味。活动中,工作人员穿梭在长者们中间,时不时添茶倒水或递送糕点,温馨的场景,让长者们倍感尊重与温馨。
一纸手写“福”,添喜更添安
中心不只是把“孝亲敬老”融进一饭一食的照料里,还藏在一笔一画的祝福中。中心特别邀请社区书法老师和学员们现场挥毫,为长者们创作寓意吉祥的“福”字,以笔墨丹青进一步传承孝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爷叔,祝您节日快乐,岁岁安康。”“阿婆,祝您平安久久、健康久久、幸福久久。”青年学员为长者们一一送上亲手写的“福”字,真诚的祝福伴随着墨香“飘进”长者们的心田,化作连接跨越代际的情感纽带和文化传承的桥梁。

长者们的眼中盈满惊喜与感动,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福”字收好,打算带回家中张贴起来,为家里增添一份节日的喜庆与心灵的慰藉,他们表示“这样的礼物比任何物质都来得珍贵”。
一趟“上门办”,解忧更解愁
为让辖区内高龄独居和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过上一个祥和、开心的节日,中心开展了“敬老守护”专项调研。通过走访慰问,了解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微心愿”,并全力以赴帮助他们“达成所愿”。
“年纪大了,出门买菜买药真是犯难。”不少高龄老人都道出了他们共同的难题。连日来,中心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敬老的深度,充分整合中心各类资源,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长者们最需要的地方,推出“送菜上门”“送药到家”等便民服务。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让“空巢不空,独居不独”的暖意成为现实,也让长者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关心和“浓浓敬老情”的重阳节温情。

从上一年的“一碗面”到今年的“面面俱到”,变的是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不变的是对长者们的赤诚关怀。关爱老人、服务老人始终是桃浦镇工作的重点,接下来,桃浦镇将继续把“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融入每一个日常、化作每一个经常,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强化资源链接、深化品牌建设,全力推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让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