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在一场行走的红色党课结束后,外卖小哥小范主动找到北外滩街道工作人员,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说:“在上海跑单十几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过客。最近,我参加了多次党课,知道了每天路过的街巷藏着许多英雄故事,明白了先辈守护的热土就是我现在服务的地方。所以,我想从服务街区变成守护街区,真正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10月27日下午,以“探寻街区红色印记、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的乍浦路昆山街区历史专题实地党课在1925书局举行,让网格成员、街区党员、新就业群体等更深入了解乍浦路昆山街区的发展历史、红色文化,增强对辖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的说,自己每天跑单都会经过1925书局,却从未知晓二楼那处不起眼的“逃生窗”,曾是陈云同志领导五卅运动、开展革命工作的秘密通道。还有的说,自己常年穿梭于昆山花园路,直到现场聆听应修人烈士在此与特务搏斗牺牲的事迹,才感受到了这片红色热土崛起的力量。

快递员、外卖小哥们日常奔波的“城市轨迹”,与百年前革命先辈奋斗的“红色轨迹”悄然重叠。北外滩街道以“红色研学为魂、沪语服务为桥、工会赋能为基”,通过红色党课等方式,对这种轨迹的重合进行具象化呈现,让新就业群体从路过街区到读懂历史,从陌生融入到归属扎根,更从受益群体转变为共建力量。例如,新就业群体主动响应街道号召,规范自身停车行为,杜绝违停现象,用“整齐停放的车辆”为道路畅通“让路”。又如,主动认领“网格巡查员”角色,将日常送单的奔波轨迹变为社区治理巡查路线,一旦发现路面破损、消防隐患、垃圾堆积等问题,便第一时间通过街道网格平台上报。
接下来,北外滩街道第一综合网格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将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串联更多红色地标与民生站点,帮助更多新就业群体找到扎根的方向、暖心的去处、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记者:张雯珵
编辑:张雯珵
图片: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