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本周晴多雨少,气温冲高↗回落↘“秋凉”要来真的了!

转自:上海静安 2025-10-29 14:42:18

今日

天气

今天晴到多云,阳光更好。云层少了,夜间的辐射降温会更明显,中心城区最低气温13℃,部分郊区可跌至10℃附近,

早晚凉意浓,出行还请适当保暖

,白天最高气温20℃左右。东北风4~5级,相对湿度在80%~40%之间。

天气

趋势

周三也是舒适宜人的好天气,气温上升得更快,大家不妨趁着这两天抓紧洗晒!

周四云系增多,由于处在暖气团中,最高气温还可能升至24℃左右。

周五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冲高回落。

短暂降雨之后,双休日天气转好。冷空气补充影响下,最高气温跌向1字头,早晚秋凉也是来真的,市区最低跌至12℃上下,郊区更低。

目前来看,未来仍是晴多雨少,请大家多补水防秋燥,也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静宝提问: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吗?

点击查看答案▼

不一定

“多喝水就能防秋燥”这种说法不完全对。燥邪伤人的核心原因是“津液亏虚”。中医的“津液”是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广泛分布于全身,包括水、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一方面,喝水是防秋燥、补津液的重要基础。但若脾胃虚弱、肺燥失宣肾阴不足,

即便摄入足量水分,也难以转化为有效津液,甚至可能因水液运化失常积成湿浊

且秋燥不仅是“津液不足”,还常伴随“燥邪伤肺”引发的咳嗽、鼻痒,或“阴虚内热”导致的皮肤干燥、大便干结,

这些仅靠喝水无法缓解,需从调理脏腑功能、滋阴润燥入手解决

正确的补水方式是“少量、多次,喝温水”

另一方面,中医防秋燥遵循“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的原则,可通过饮食、中医调理等方式进行。秋季可以多吃以下五道食物,帮你安然度过一个“润润”的秋季。

百合:润肺大师

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治疗秋天最容易出现的干咳、心烦失眠等症状。

食用建议:可煮粥、蒸食。经典配伍如百合银耳莲子羹,润燥养颜,香甜可口。

银耳:平民燕窝

银耳富含的胶质不仅能缓解秋燥所致咽喉干痒、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津液匮乏之症,还能够润滑关节。

食用建议:冰糖炖银耳佐以红枣、枸杞,即成一道价廉物美的秋季润补佳品。

梨:天然矿泉水

梨性偏寒凉,生食可清热生津、清热化痰,适用于咳嗽痰黄稠。蒸熟或煮熟后寒性大减,功效转而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适合干燥性、无痰的干咳。

食用建议:川贝冰糖蒸雪梨,将梨去核,加入川贝与冰糖,蒸熟后食梨饮汁,对缓解秋燥咳嗽效果显著。

山药:平补能手

山药性味平和,不燥不腻,它不仅能补肺阴、止干咳,更能健脾胃之气,促进身体自身生成津液,从根源上解决“燥”的问题,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秋季平补。

食用建议:山药小米粥或山药排骨汤皆是佳选。简单蒸熟蘸点果酱,也是一款健康的润燥小食。

玉竹:滋阴良药

有些人在秋天会感觉胃部有隐隐的烧灼感、口干舌燥、食欲不佳,这都是胃阴不足的表现。玉竹味甘多脂,药性平和,最能滋润胃腑,生津止渴。

食用建议:玉竹适合作为汤料,久煮才能将它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可用玉竹、沙参、老鸭一同煲汤,即成著名的沙参玉竹老鸭汤,是秋季滋阴润燥的食疗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