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大篷车”进校园,“看、听、做、思”沉浸体验,让孩子们理解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转自:第一教育 2025-10-28 22:17:04

什么是阅读困难?什么是视觉困难?笔画写得不够漂亮怎么办?你试过用盲文拼音拼出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吗?

最近一个月,一辆特殊的“大篷车”开进虹口校园,凉城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关于理解、感知与成长的沉浸式旅程。

在学生宣导员和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师生们怀着好奇与期待,分批“登上”大篷车,通过“看、听、做、思”的立体参与,理解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这辆“儿童友好融合教育理念宣导大篷车”由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发起,凉城第四小学为启航首站,未来将陆续开进虹口中小学,推动“尊重差异、包容共生”的融合教育。

在“特别的他,独特的我”展区,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观看励志故事,翻阅主题绘本,从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

孩子们认真地写下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全新认识。一段段视频、一本本绘本,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理解与尊重的种子。

“看见、感受和接纳”展区设置了丰富的体验游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不同障碍者面临的困难。

通过这些沉浸式体验,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特殊需求同学的理解和接纳之情。这种“感同身受”的经历,比任何说教都更加深刻。

“未来有你”展区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在这里,孩子们积极探索如何支持不同需求的同学,为校园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一张张充满创意的建议卡片,展现了孩子们对友好校园的期待和想象,也体现了他们从“旁观者”到“支持者”的转变。

据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马振敏介绍,“大篷车”是落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这一“移动式”融合教育学习课堂,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真正理解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学会接纳差异,为构建包容校园、促进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凉城第四小学校长周吉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尊重,此次“大篷车”进校园为学校融合教育工作注入新动力,未来将以此为契机,推动融合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据透露,未来一个月,大篷车将继续为全校学生提供体验机会,这趟独特的体验之旅,让“每一个都独特,每一个都精彩”的理念,深深烙印在每位参与者心中,让更多孩子在互动中收获成长,助力每一个生命在校园中绽放独特精彩。


文字:白羽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