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8日),中国篮协原主席姚明现身母校高安路第一小学的校庆活动,与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龚玲珍老师深情相拥。
尽管拥有近76厘米的“最萌身高差”,姚明依然恭敬地俯身,用一个近乎90度的弯腰拥抱感念师恩,这一幕被镜头定格,成为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


尽管行程紧张——中午12点刚下飞机,下午1点就出现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姚明马不停蹄地赶来参加这场充满回忆的相聚。
离开母校多年,姚明依然清晰记得老师们的名字。他动情地分享道:“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龚老师,教语文;五年级的班主任是陈老师,教数学。”言语间,满是感恩与怀念。
问及高安路一小留给他的记忆,姚明回应:“人到了一定年龄后,要学会做减法。而在做减法之前,我非常感谢学校曾经给我们做了那么多‘加法’,让我如今在做选择时,有足够的底气与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姚明小学一年级时身高已达1.47米,到五年级毕业时更是超过了1.8米,这段特别的成长轨迹,也成为他与母校之间不可复制的珍贵记忆。

姚明的亮相,让访谈节目“‘老少潮童’话高一”成为校庆活动的焦点。在与主持人金炜的互动中,姚明满怀深情地回顾了那段“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他尤其怀念从学校到少体校途经的宛平南路,以及班主任龚玲珍老师对他的保护与鼓励。这些点滴细节,构建成他后来职业生涯中不忘初心的精神底色。

与姚明的回忆相呼应,学校的历任校长也分享了“高一”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前任校长滕平怀着执教“高一”40年的深厚感情,多次谈到“七彩教育”的办学理念。她认为,小学阶段是孩子萌发兴趣、主动探索的关键时期,最好的教育并非用课程填满所有时间,“我们要给孩子留白,那些未被填满的部分,正需要他们自己去发掘和充实。”
老校长吴文珍则回顾了学校自1991年起倡导举办艺术节、鼓励学生在长卷上自主创作的传统。现场展示的西画与国画两幅长卷,正是这一传统延续35年的珍贵成果。
据现任校长马骥介绍,学校从“艺术教育”的特色探索,逐步发展为“七彩教育”的全面绽放,课程体系日益丰富:“书法、国画、折纸等传统文化课程传承至今;篮球、排球、飞镖、智能创作、小小航天员等多彩课程也应运而生。”
每学年,高安路一小通过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系列活动,践行“让不一样的孩子,有不一样的精彩”的育人理念。在已有的布谷鸟合唱团、小姚明篮球队、向日葵书画团等社团基础上,还开设了无人机、融媒体、高尔夫、创意工坊等新兴社团,持续丰富学生的课余体验。

活动中,“智能传感创新学习空间”正式揭牌,标志着学校在科创教育方面的新步伐。

据了解,学校正主导开发“AI+STEM”融合课程群,智能传感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尤其适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
在上海市通用技术教育教学华东师大研究基地与华东理工大学智能传感与仪器研究院的协同支持下,学校将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实践。
此外,学校还推出“5+”计划,欢迎对相关领域有浓厚兴趣的毕业生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共同探索科学、携手成长。
文字:白羽
视频:芮德贵
照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