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视频
在场
观观观察局
文汇视讯
文汇艺术
文汇大家聊
文汇馆长说
文汇青年营
潮探007
冲呀花花采访团
魔都三棱镜
汇演
艺见
许蜜桃
我不是唐亿森
速瞰天下
书人茶话
顾问天下
上海时刻
晏秋秋
江江三人行
饭小兔的美学洞窟
Biu比由
文汇科代表
解放日报谢飞君
政情
@康平路
直通200号
伴公汀
上海一周
反腐记
抗战·上海寻迹
交汇点
市政厅
经济
财经连线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流量研究所
市场解码
任我行
产经
市场
城生活
财经
城事更新
文化
文旅乐游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文化视点
独家探班
观众席
片场视听
文汇人文之城
台前幕后
文化生活
副刊
新民艺评
朝花时文
海上记忆
上书房
笔会
文汇文艺评论
文汇文艺百家
文汇读书
夜光杯
民生
民声直通车
上海辟谣平台
人民建议
读者
城市的味道
帮侬忙
上海滩
民生调查
侬好上海
谈天
区情
浦江眼
前沿风
郊野笔记
上海屋檐下
海上755
区域
Yeah!上海
十六区
郊野大地
评论
观见
时评
文汇时评
视点
新民眼
思想
上观学习
思想汇
学林
论苑
文汇智库
文汇学人
文汇讲堂
深度
纵深
原点
申观察
科创
创新之城
科创前沿
科学新知
科科哒
教卫
教育在线
文汇教育
教育星球
学堂有名堂
医声医事
哎哟不怕
健康生活
第医线
康健园
医本正经聊天室
体育
运动+
文汇体育
新民体育
新民场外音
厉苒苒
社会
说法
案页
十二公民
新瞰点
新民法谭
新音频
长三角
华东局
江南
城市志
要闻
时政要闻
国内
港澳台
北京来信
山海情
风物
京华传真
国际
世界观
大局观
海外惊奇
文汇环球
国际视点
深海区
侨梁
浩峰说
天下
早读
纵览
时事
话媒堂
上官河
汇闻
新民早报
视觉
图数图说
见识录
大视界
数据洋葱
文汇视觉
图个明白
新民印象
直播
文学报
新批评
文学现场
世界文学
品牌
健面谈
文创+
大区势
企示录
一起来
科创上海
微观上海
车天下
品牌汇
教育汇
文旅在线
新民汇
新民亲选
援疆风采
喀什风情
爱我国防
新民小记者
万象
专题
直播
上观号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文联
>
文章详情
在丹青画卷里感受秋色斑斓
转自:
上海文联
2025-10-28 21:38:15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风吹拂山林,树叶由绿转黄、由黄变红,山野披上了艳丽的华装,诉说着秋日的浪漫与热烈。一年一度的金秋如约而至,此时此刻的野外,已是秋高气爽,秋色斑斓。
古代的画家也沉醉于秋天的迷人景象,创作出一幅幅精美动人的丹青佳作,将眼前美景转化为笔下画卷,在时光的流转中亘古长存,带给我们无尽的震撼与感动。
烂漫秋色里的一抹红叶
如果说秋山披上了华美艳丽的彩袍,那山上的每一棵树都是这彩袍中精美的图案,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编织成彩袍的丝线。秋山因彩叶而斑斓,因树木而秀媚。许多画家都曾精心创作出描绘斑斓秋色的画作,那画面中鲜艳的红叶,是他们对烂漫秋色的深情礼赞。
辽 佚名《丹枫呦鹿图》
五代时期辽代的一位画家曾创作出绢本重彩画作《丹枫呦鹿图》,这幅画是描绘秋色的名作。此画描绘的是群鹿游憩于彩叶绚烂的秋林中的场景,群鹿造型生动,呼朋引伴,颇具情趣。
整幅画构图繁密饱满,色彩鲜艳热烈,形式美感强,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画面描绘的是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深绿、花青、朱砂、胭脂……不同的颜料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秋林美景。
树叶繁茂,树木密集,一群鹿正在山林中嬉戏觅食,有的站立,有的蹲伏。突然,远方传来一阵可疑的声响,长着美丽的五叉鹿角的首领雄鹿,警觉地竖耳聆听,昂首远望,观察远方是否有危险。其他的鹿也略带惊慌,扭头朝远方望去,神态专注而紧张。前方一只本来卧在地上的鹿也迅速腾跃而起,做好奔跑的准备。
画家巧妙地刻画出鹿群远望的这一瞬间,令观众产生无限遐想,赏画者都会在脑海中想象这声响的来源,这也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从色彩来看,整幅画面的主色调为红色,使用了橘黄、朱砂、蛤粉等颜料,给人厚重典雅的感受。但画面中又穿插有花青等冷色调,水溶性颜料与矿物质颜料相互调和,冷暖互补,使得画面庄重又不失灵动。
元代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元代赵孟頫画有名作《鹊华秋色图》,这幅画是赵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回到故乡浙江为好友周密所创作的设色水墨纸本山水画。
南宋文学家周密是赵孟頫的好友,他的祖籍为济南,自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客居吴兴后,从未回过故乡,听赵孟頫经常赞美济南的优美景色,生发思乡之情,便请赵孟頫详细介绍故乡的风土人情。赵孟頫被其家乡情结深深打动,创作出这幅著名的《鹊华秋色图》。
画面中描绘了济南东北的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画风淡雅清旷,呈现出恬淡安宁的乡野闲居之境。贯穿整幅画面的是一片辽阔的沼泽湿地,从近景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土坡山石穿插其中,茅舍房屋掩映在树木之间。
画面远处,两座山峰拔地而起,引人注目。右方挺立的山峰呈三角形,此为华不注山,左侧的圆形山峰为鹊山,形似水牛脊背。两山脚下为树林房屋,树木疏落散布,仔细辨识可以发现其中有杨树、柳树、松树、枫树等树种。画面左侧靠近水面的平地上,五只山羊正驻足嬉戏。水边有轻舟数叶,船中渔人正忙于各自的工作。整幅画面恬淡安适,洋溢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和惬意。
元代 王蒙 《秋山草堂图》
元代画家王蒙曾画有一幅《秋山草堂图》,画面中呈现出秀美明净的江南秋景。图绘秋山水岸,岸边芦荻萧瑟,临水的草亭前有人支网捕鱼。秋山林木繁茂,红叶绚烂,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间,茅屋中有村妇劳作,幼童嬉戏,草堂内有高士踞坐榻上展卷读书,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远处还有山林掩盖中的村舍,水面中有游人乘船远行。画面中水面辽阔,山峰并不高耸,连绵起伏,是典型的江南丘陵景色。画家用淡墨渴笔进行勾皴,体现了典型的元画特色。
画家画树叶时或作点叶,或作勾圈夹叶,点叶的笔法和勾叶的形状也多做变化,体现树木种类的丰富。墨笔点叶后,画家先在叶片上罩染赭色,而在夹叶中先敷赭色,而后用比较薄的朱砂色由淡而浓逐渐积染,使得树叶的颜色呈现出明显的浓淡变化,突出树叶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土石和丛树旁,是密集的湿笔墨点,然后用朱砂色复点,这种画法同样被应用于水畔芦荻的复勾上,使画面中充满浓淡不一的朱砂色点,这些朱砂点像是跃动的音符,渲染出浓重的秋意。这种对朱砂色点的巧妙使用也是王蒙极具个人特色的画法。
花果飘香的收获季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有色彩绚烂的树叶,也有烂漫的花朵和飘香的蔬果。在古画中时常可以欣赏到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秋花怒放的美丽景象,细细品赏,眼前的花香和果香似乎破卷而来,扑入鼻中。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花鸟名作《写生蛱蝶图》,传为北宋画家赵昌所画。画面中描绘群蝶恋花的田园风景。画面上半部分,数只蝴蝶轻灵振翅,翩翩起舞,下半部分秋花烂漫,芦叶枯黄,一只肥硕的蝗虫正伏于草叶上。画家用双勾填色法勾勒出土坡、草丛、蛱蝶。其勾线富有顿挫和粗细变化,根据不同物象的特征灵活调整线条。墨色也富有浓淡轻重的变化,敷色积染多层,特别是蛱蝶的翅翼因积染多次而色彩浓艳厚重,与主要以植物颜料染成的草叶形成色彩和质感上的鲜明对比。
画面中蛱蝶的形象最传神,画家逼真刻画出蛱蝶之翼薄如绢纱的质感、绚丽斑斓的花纹和蛱蝶细如发丝的根根须脚。传神的笔墨展示出画家深厚的写生功底,也使本画成为研究蝴蝶种类的珍贵资料。
明 文俶
《秋花蛱蝶图》
明代画家文俶是著名画家文徵明的玄孙女,她擅画花卉虫蝶,创作出诸多精美的花鸟画作。她曾绘有一幅《秋花蛱蝶图》,如今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画面中描绘了初秋之际花卉盛开,蝴蝶翻飞,流水潺潺的美丽景象。
狭窄的溪流两侧鲜花盛开,色彩鲜艳,有蓝色的雏菊、粉嫩的竹节海棠、橘色的萱草、白色的玉簪、粉白的红蓼、艳红的石竹以及其他诸种草花。挺拔嶙峋的太湖石立于花草之间,既丰富了画面内容,增添画面层次,又调和了画面色彩。画面左上方,一只黑色蝴蝶被繁花吸引而来,正扇动翅膀,缓缓落下。
画家对花卉的刻画十分精准,传神勾勒出不同花卉的花朵形态。在刻画萱草花朵时,画家综合运用留白、勾线、晕染等多种手法,巧妙呈现出花瓣上的色彩变化和纹理结构,使笔下的花卉生动传神,别具风姿。
北宋 赵令穰 《橙黄橘绿图》
橘有吉祥之意,秋季橘子成熟,许多画家也创作出描绘橘子的画作。
北宋画家赵令穰曾创作有《橙黄橘绿图》,画面中描绘了初秋之际江南水畔橘林中橘子成熟的美丽景象。初秋的江南暑气渐散,寒冬未至,正是一年中最清爽宜人的时节。画面中央位置为潺潺溪流,蜿蜒地划开暮色苍茫的平野,溪流两岸橘树成林,一颗颗果实或黄或绿,像是树林中的点点繁星。
空气中也弥漫着果实成熟时的芬芳,吸引来三三两两的鸟儿,在汀渚间惬意悠游。
赵令穰的《橙黄橘绿图》描绘了水畔的橘林美景,而马麟的《橘绿图》则聚焦于橘枝的局部,是对枝头橘子的特写。马麟为南宋著名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绘画世家,任职于南宋画院。本幅画作中,橘子由绿转黄,圧满枝头。画家以粗细匀称的线条勾勒出橘树的叶片,并以黄绿色涂满橘叶,叶片的正、侧、反、转、挺立、下垂等诸多不同姿态让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橘子的画法也较为特殊,画家一改平涂晕染的传统技法,而是直接用毛笔着色粉戳染成形,生动地呈现出橘皮粗糙不平的质感。
虽然画作历经磨损,许多白色粉点已经剥落,露出了黄色的绢底,但仍可显示出画家的非凡画技。
南宋 马麟《橘绿图》
美丽韶华中的无尽诗意
充满诗意的秋天景色迷人、气候高爽,但也相当短暂。人们无比珍视这美好却易逝的秋日,珍惜当下的一分一秒。
画家在画作中也描绘了人们在秋日里的多种活动,欣赏这些画作,我们会发现画中有人在田间辛勤劳作,有人在山水之间远行,有人乘船在湖中捕鱼,有人邀请好友在庭院中赏月……画中人物的活动各不相同,但却都凝结着对美好秋光的珍视和眷恋。
北宋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
北宋画家苏汉臣擅画婴戏题材,他绘有佳作《秋庭婴戏图》,此卷为其传世极精之作。画面描绘了在秋天的一处富家庭院里,姐弟俩正围着螺钿漆墩玩自制玩具的情景。
画面右侧,画家精心地描绘了秋日鲜花盛开的庭院场景。一丛芙蓉花花朵硕大,花色粉嫩。芙蓉花丛中一块柱状的山石昂然挺立,直插向上,气势凌人。画面右下方,几株雏菊花朵繁茂,花色素雅洁白,花丛中掩映着一件精美的螺钿漆墩,上面放着八宝纹纸格、转轮和玳瑁盘、小佛塔、宝塔棋盒等精致昂贵的儿童玩具,草地上还放着一个小铙钹。
画面左侧,姐弟俩正沉浸于眼前的游戏中。小弟弟全神贯注,衣领下滑,顽皮好动,姐姐耐心地照看着弟弟,表情温和。两个孩子沉迷于眼前的游戏,显示出天真纯真的儿童本性。欣赏此画,我们也能感受到画面中洋溢的童真童趣。
明 仇英 《
枫溪
垂钓图》
在这大美秋光中,有人于室内读书品茶,有人在庭院中赏花嬉戏,也有人走向野外,感受山水林木间的多彩秀色。明代画家仇英绘有《枫溪垂钓图》,描绘的就是高士在斑斓秋色中于水畔钓鱼的场景。
画面中展示了深秋时节辽阔明净的山川郊野景象,远处的楼阁隐现于山间丛林和流荡的云雾中,中景处层峦叠嶂,山间云雾缭绕,悬崖上栈道蜿蜒,水畔平地上的草亭开阔宽敞。山水之间遍布苍松古柏、黄栌红枫,树叶红艳,秋色迷人。近景为红枫掩映的溪江,水面上,一位身着素色朝服的士人静坐在轻舟上垂钓,神情专注,怡然自得,正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
画面中高嶂巨壁,丘壑深远,笔墨纯熟,设色古朴,整幅画作气势雄浑,景色秀美,精致迷人,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南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白日里的秋景秀美多姿,夜色中的秋景素雅旷落。唐代诗人王建写有名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出秋夜的静谧旷远。在这美好的秋夜,有许多人走出房屋,走向庭院、旷野,在花间树下和好友一起品茗、赏月、观花、饮酒、畅聊,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南宋画家马远绘有《月下把杯图》,此画描绘了中秋月夜文人高士团聚赏月的美好场景。画面为郊外山野一隅,月夜里翠竹俊秀,随微风摆动,皎洁月轮高悬于空,散发金黄色光芒。两位高士把酒赏月,畅聊人生,案几上摆放着各式供品,四周花竹掩映,营造出月下花前浓浓的诗意。不远处的小路上,一位童子正捧阮拾级而来,似乎两位高士接下来要拨阮奏乐,此情此景,让人沉醉。
画面上有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生动地概括出美丽的景色和画中人之间浓厚的情意。佛家有个说法叫“一期一会”,这种美好的相遇终其一生只会有这一次。
美丽的秋日山林尽染、秋色绚烂、瓜果飘香、天气明净,丰收的喜悦和斑斓的秋色交织在一起,写成壮美的诗,绘就瑰丽的画,带给人们无尽的感动与身心享受。
人们珍惜这短暂易逝的美好韶华,走出房门,走入山林,走向旷野,感受秋风的温柔、秋山的多彩、秋林的热烈、秋花的恣肆、秋水的旷落、秋月的皎洁、秋果的丰盈、秋虫的机敏,这世间万物仿佛因秋的到来而多了些许温柔和诗意。
丹青展卷,秋色斑斓。丹青妙手将美丽秋色转化为精美画卷,跨越时光流转永恒流传,短暂的秋色因此得以长存。当我们欣赏这一幅幅描绘秋色的美丽画卷,不仅可以品味到如诗的秋,更能体悟到画中深邃的思、浓浓的情,这一刻,我们的心也和画家紧密相连。
本文首发于2025年10月22日《文汇报》
转载自文汇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