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阳光洒在校园广场上,一只名为“棉花糖”的博美温顺地趴着,任由七宝中学的学生们轻轻抚摸它的背毛。
“它的毛发好多好软,摸起来心情一下子就放轻松了,特别治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课余玩耍,而是闵行区七宝镇未成年人保护站青少年心理关爱项目之“萌宠疗愈 宠物训导”职业体验活动的现场。
“当下的学生群体面临着学业与成长的双重压力,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直抵心灵的柔性疏导方式,学生们与疗愈犬之间的互动,能为他们带来情绪上的自然释放。”七宝镇社事办副书记吴靓介绍,活动以“疗愈+训导+探索”为主线,通过萌宠互动释放情绪压力,在训导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同步开展职业认知探索。

“训犬师不仅是教狗狗‘坐下’‘握手’的人,而是要在了解心理学、动物行为学等基础上,搭建起人与犬之间信任的桥梁。”疗愈犬引导员朱建华通过图片与视频,向学生们揭示了疗愈犬如何走进医院、特殊教育机构,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慰藉,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家庭犬训练师、疗愈犬训练与评估师、特种工作犬训练师等新兴职业。
“那么,什么样的小狗能成为疗愈犬?性格一定要温和、耐心、喜欢与人接触,不怕陌生环境,没有攻击性,还要身体健康。”在朱建华讲解时,除了“棉花糖”,名为“乐乐”的边境牧羊犬和名叫“雪糕”的灵缇等疗愈犬都安静地趴在一边,仿佛在默默“示范”。

随后,在疗愈犬引导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观看疗愈犬展示才艺,牵着狗狗在校园里散步、玩飞盘,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它捡飞盘的样子,就像我解不出数学题时在那边‘扒拉’。”一位学生打趣道,逗乐了身边的同学。那一张张洋溢着光彩的脸庞,写满了被治愈的松弛与愉悦。


“疗愈犬是以最纯粹的方式与人互动的,它们不带任何目的性,这种社交能让人心情真正放松,促进身心状态调整。”三三宠物公益服务中心主任翟江向记者举例道,“当我们牵着一只小狗,同学们会自然而然地交流起来,‘这狗狗好乖’‘它真棒’——动物成为沟通的媒介,激发共鸣与共情。”
“不论是成长中的孩子、年长的老人,还是压力重重的职场白领,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除了学校,我们目前也正与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合作,开展针对性的压力疏导项目,为需要的人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抚。”翟江补充道。


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狗狗们平时去哪里工作?公益机构如何运营?”当了解到疗愈犬通过陪伴他人,完全可以支撑机构运行时,高一学生吴琳峥连声赞叹:“我觉得这个模式太好了,很温暖!”
“以前只觉得和小狗玩很开心,今天才意识到这背后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它既可以帮助特定人群,也能为更多人缓解压力,是一份需要专业知识和耐心的有趣职业。”高一学生寿泽萱感慨说。
当萌宠不再仅仅是玩伴,而是化身“心灵治愈师”与“职业引路人”,它们为青少年打开的,是一扇通往情绪管理、生命教育与未来规划的崭新窗口。“目前我们已经在小学、中学、高中开展多场‘萌宠疗愈’互动体验活动,未来如果反响不错,我们还会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吴靓谈道。
来源:今日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