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8岁的柯思嘉,是浦东新区科普影像家协会会长。然而,与这个头衔相比,他近些年来坚持的一个摄影项目——为百岁老人拍照并记录生活,却充满了满满的人文关怀。“给老人做点善事,让我心情愉悦。”他说。
项目源于2017年的一次巧合。当年6月的某一天,柯思嘉从一位在政府部门民政条线工作的乒乓球友处得知,要去慰问镇里的一名百岁老人。“我突然就产生了兴趣,提出一起去,为老人拍点照片。”
就从那次拍摄起,柯思嘉开始了自己的百岁老人摄影项目。首批拍摄对象,是祝桥镇内实岁达到或超过100岁的老人,由民政部门提供名单并咨询家属意见,经得同意后再邀请柯思嘉进行拍摄。
从当年6月到重阳节前,柯思嘉为36位百岁老人拍了照,并洗印了60厘米*60厘米的大照片,配上相框,在16号线惠南地铁站进行了展览。展览结束后,照片被送到了各位老人的家中。
从此,柯思嘉将这个项目变成了一个长期的习惯。“每一年,我都会提前向政府部门了解百岁老人的名单,然后安排进行拍摄,具体的拍摄日期,基本上就选在老人的百岁生日那天。”
在拍摄前,柯思嘉还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到老人家中以后,我会先与家属聊一聊,包括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爱好等,也会观察老人的家中布置、日常习惯等。”他拍摄的作品,不仅仅是老人,还包括各种生活细节,包括吃饭场景、穿着打扮,以及老人与家人的全家福,然后再从中精选一小部分,洗印出来。
更难得的是,在成册的百岁老人图录中,柯思嘉还会为每位老人配上个人爱好、饮食习惯、长寿秘诀等说明,让每个人物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我总结下来,每一个百岁老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子女孝顺、家庭和睦,此外还有一个意外发现,那就是很多百岁老人都喜欢吃红烧肉。”
从2019年开始,柯思嘉还利用“美篇”等线上平台,记录下自己所拍摄的百岁老人,并会配上自己的拍摄手记,记录下访谈中收获的百岁老人故事和自己的感悟。“一个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女子,含辛茹苦培养独子成才,培养出了几代知识分子。知书达礼、家庭和睦、颐养天年、令人羡慕。”在《百岁纪实—夏月仙》的“美篇”记录中,柯思嘉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时至今日,柯思嘉已经为祝桥、老港、泥城等多镇的150余名百岁老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平时,如果有朋友谈起有百岁老人的信息,他也会留意着,争取上门拍摄的机会。
同时,爱好旅游、骑行的他,也会在外出旅游采风时关注着当地是否有百岁老人的故事值得记录。一次在嵊泗旅游骑行时,他与民宿老板聊天时得知当地渔村有一名百岁老人,还特意找了过去,了解老人的故事,拍摄照片。
“那一次,我在渔村找了半个小时,找到了老人家中,看到她正在看着越剧。当时是夏天,我大汗淋漓,已经103岁的老人还专门拿了电扇出来给我,看着老人身体康健,我也挺开心。”
最近,正值重阳节,柯思嘉的拍摄“任务”也十分繁忙。除了为百岁老人拍摄,他也会为一些金婚、钻石婚的老夫妻拍摄一些合影。他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这些合影,“争取还原夫妻俩当年结婚时拍合影的场景。”
当然,百岁老人拍摄项目还将继续。“我相信,这些百岁老人的照片,一定会成为他们家庭的传家宝。”柯思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