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交往交流 | 果洛少年看上海 民族团结促三交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5-10-28 18:49:30

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的同学们带着好奇与兴奋,踏上了一段充满友谊与探索的旅程。这场为期6天的“果洛少年看上海、民族团结促三交”活动由共青团果洛州委主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情义东方工作室共同承办,旨在通过实地参访、互动体验、文化交流,深化沪果两地青少年的情感联结。

红色起点,聆听信仰的回响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孩子们面对那扇见证百年征程的石库门,庄严肃穆地聆听讲解员的讲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也是信仰与理想的起点。馆内丰富的文物和史料,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峥嵘岁月。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在一件件珍贵展品前驻足思考。在尾厅的留言墙前,同学梦留下了自己的拳拳爱党之心。周桑加同学写道:“中国共产党万岁!”他还用藏文写下了:中国,我爱你。红色种子悄悄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理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升华。

星辰大海,启迪科学的梦想

在临港新片区的两座国家级科普殿堂——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天文馆,果洛少年们的目光闪烁着好奇的光。在航海博物馆,他们登上仿古帆船模型,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阔航程;在天文馆,他们透过球幕影院“穿越”星际,探索太阳黑子、日珥与星云的奥秘。卓玛杰同学在参观后萌生了想当宇航员的念头,他兴奋地说:参观上海天文馆之后感到十分震撼,未来想要探索宇宙,为中国航空领域贡献一份力量。科技与梦想在此交汇,点燃了少年们心中的征途。

现代传统,体悟“共同进步”的力量

在嘉定区南翔镇人民政府和上海机器人研究所合作成立的iRIC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厅,果洛少年第一次与人形机器人“对话”。机械臂的精准动作、医疗机器人的灵巧表演,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科创的速度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而在全国文明村、上海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孩子们又感受到了另一种“中国式现代化”——在江南古村体验历史与生活的和谐共生。从村落文化到乡村振兴,他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

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之花尽情绽放

2025年6月17日,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正式启用,为果洛少年儿童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宝贵平台,更架起了沪青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在这次上海研学之旅中,同学们从“云端”走到线下,走进了同样是“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挂牌学校的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沪果两地师生围坐一堂,畅谈学习生活、分享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及创作心得。

曲阳四小的同学为远道而来的果洛同学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两地学子用自己的家乡话教对方说“你好”。玛沁县民族一小的岗拉梅朵同学还盛情邀请曲阳四小的同学来果洛登山、吃牦牛肉、品酥油茶。大家相约在“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更多常态化联系和互动。

此前一天,果洛少年参与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节目的录制,他们讲述家乡故事,分享旅途见闻,在电波中传递来自雪域高原的声音。马瑞欣同学在参与节目录制后说,是红领巾广播站搭建起了这次和上海同学交流互动的桥梁,他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广播员,未来也将在学校的“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更多的实践和锻炼。

夜幕降临,黄浦江游船上,果洛少年们被两岸灯火璀璨的景色所吸引。古典与现代建筑在夜色中相互辉映,织就了一幅绝美的城市画卷。在城隍庙,队员们游走于错综复杂的街巷中,在九曲桥上感悟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闪烁的灯火照亮少年们的笑脸,也照亮了民族团结的未来。

带队老师周毛措说,在上海援青干部的支持下,这次“果洛少年看上海”活动极大地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不仅看到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更看到祖国多民族共生共荣的力量。这段旅程将化为他们心中的星光,指引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少年的篇章。

来源:长三角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