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5年10月26日,奉浦大桥建成通车,今年恰逢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近日,《奉贤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以记之。第二篇文章题目为《长虹卧波南上海 三十春秋谱新篇》。 1995年10月26日,奉浦大桥如长虹卧波,横跨黄浦江,改写了奉贤“隔江如隔山”的历史。三十载春秋,奉贤以这座桥为起点,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创业豪情和敢为人先、众志成城的大桥精神,熔铸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浦江南岸谱写了一部从“天堑突围”到“通途纵横”的壮丽史诗,绘就了南上海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城崛起的时代画卷。

大桥精神孕育创业激情,奉贤交通“贯通”未来。三十年来,奉贤交通能级持续跃升。越江通道密集延伸,虹梅南路隧道、闵浦三桥、奉浦东桥相继通车,奉贤与上海市中心的联系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多维贯通”。2026年奉浦大桥全线通车后,双向六车道与应急车道的增设、西闸公路的贯通、出入口的优化,将进一步激活区域交通脉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轨交5号线南延伸段开启奉贤“地铁时代”,奉浦快线等区域骨干公交构建60公里高效网络,实现了“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跨越。“六横十二纵”骨干通道与1600公里区内道路织密成网,G228、S3等高等级道路成为联动长三角的“动脉”,而307公里“四好农村路”则畅通乡村微循环,绘就“阡陌交通、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交通的蝶变,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联通,更是发展视野的拓展。从被动接受辐射到主动链接全球,奉贤以交通为引擎,驶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

大桥精神孕育创新种子,奉贤产业“领航”发展。以“东方美谷”为代表,奉贤聚焦细分领域,培育“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奉贤通过精准定位、产业链整合,将“东方美谷”打造为年产值数百亿的美丽健康产业集群,吸引科丝美诗、自然堂集团等龙头企业落户,形成“全球美丽健康产业新高地”。奉贤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韧劲,搭建产学研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出一批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产业的崛起,源于奉贤人“让世界了解奉贤,让奉贤走向世界”的魄力。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奉贤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了独特赛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大桥精神孕育城市智慧,奉贤新城“鱼跃”上海。昔日被视为上海远郊的奉贤,如今正以“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为目标,重塑城市功能。通过上海之鱼、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奉贤新城融合生态、文化、公共服务,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样板。国妇婴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相继落地奉贤;“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言子书院、“在水一方”科幻馆等建成投用;南上海体育中心、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奉贤院区开工建设;“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扎实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持续深化……新城的日新月异,彰显了奉贤“跳出奉贤发展奉贤”的战略智慧。奉贤正以现代化城市功能吸引人才、集聚资源,形成自我循环和辐射周边的重要增长极。

奉浦大桥的三十年,是奉贤从“破局”到“立新”的缩影。这座大桥的精神丰碑,将继续激励奉贤干部群众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谱写古华大地的崭新篇章!
编辑:何芹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一桥飞架”三十载,敢为人先再出发——奉浦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记(一)
长虹跨浦江,齐心绘宏图!奉浦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回眸
奏响奉贤之声,上海九棵树爱乐乐团首赴新加坡演绎“圆梦奉浦”
全球首演!交响乐《圆梦奉浦》奏响“一座桥”背后的奉贤精神
开放创新,引领未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健康领域赛)今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