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以来,针对天和幸福里(南地块)小区物业选聘工作因“三驾马车”协调不畅、业委会议而不决、业主对程序合法性存疑、物业服务矛盾凸显等问题,奉贤区金汇镇金贤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将该事项列为“一支部一实事”重点攻坚项目,积极探索“1年试用期+2年正式服务期”的新型物业服务合同模式,有效破解治理困境,推动社区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红色核心”领方向,激活治理“新势能” 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社区党支部联合镇城建中心建立“红色人才库”和“业委会候选人库”双库联动机制,严格筛选30余名具有物业管理、工程维修等专业特长的党员骨干入库,同时制定《履职细则》,并常态化开展骨干培训会。创新“红色人才”培育工程。 深化“制度+人才”双驱模式。推行“述职评议+退出机制”制度,确保业委会高效运转。依托“红色人才库”技术力量,组建专业巡查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1小时响应、24小时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发现并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电梯安全隐患等问题3起,推动维修成本同比下降40%,业主投诉量减少65%,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拓宽“红色议事”协商平台。每月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业委会候选人和业主代表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座谈交流会,收集业主对社区治理、物业服务的意见建议。针对业主反映集中的停车难、绿化养护不足等问题,党员带头成立攻坚小组,共同研讨解决方案,累计形成可行性方案7项,其中4项已落地实施,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业主距离,提升群众对党建引领治理的认同感。



“关口前移”严准入,制度防线“无死角” 打造透明选聘流程。物业招标过程在“上海住宅物业网”全程留痕,评标专家从市级库随机抽取,开标会议录像全程记录存档,实现选聘过程“看得见、可追溯”。同时制定《试用期20项清单》,明确消防响应15分钟等硬指标,实现物业服务标准量化、考核方式量化,推动物业服务向“标准化运营”转变。 构建双轨监督体系。创新构建“1+3+N”监督体系,以党支部为核心,整合业委会、法律顾问、第三方评估机构3方力量,吸纳10名业主代表组成监督工作组。通过在社区公告栏和业主群同步公示候选物业企业的信用记录、行政处罚等关键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双轨监督,累计吸引居民参与监督达1000余人次。 创建物业监管机制。构建“招标准入——动态监督——问题整改”全链条管理体系。审查候选物业企业资质、服务案例,同步参考企业党建情况、党员占比及业主满意度。同时建立物业信用动态评估机制,以党支部为核心制定积分办法,将合同履行率、投诉率、应急速度等10项指标纳入评估,启动约谈整改,通过“严监管+强约束”推动物业主动优化服务。

“多格合一”提质效,构建服务“长效链” 探索融合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红色物业”融合治理新模式,有机整合党支部政治引领力、业委会自治力、物业专业力、城建中心行政力、法律团队法治力和业主代表监督力。通过“四个一”工作法,即一周一巡查、一月一例会、一季一评估、一年一述职,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到6个网格单元,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 探索闭环治理模式。依托联席会议,通过网格速办、物业专办、单位协办、业委会督办、支部兜办,建立“问题收集——协商——派单——督办——反馈”闭环,高效解决消防改造等20余项民生问题。同步打造“红色物业会客厅”议事平台,推动公共收益等10余项信息全公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开展“定制化”便民服务。根据不同网格单元业主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老年人口较多的网格,定期组织免费体检、理发等服务;针对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开展各项兴趣辅导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10余场,覆盖居民500余人次,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归属感。


资料:金汇党建 来源:奉贤房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