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关注 | 守法律底线 护行业清朗!检察官为保险从业人员送上“法治保险”

转自:上海检察 2025-10-28 13:49:22

来源 | 奉贤检察

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

依法规范经营是保险行业稳健发展的生命线。

违法行为往往以行业潜规则的形式出现!

近日,奉贤区检察院检察官受邀参加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举办的2025年度上海市人身险行业人员流动自律培训会,以“守法律底线 护行业清朗”为主题开展法治宣讲,为保险从业人员送上一份“法治保险”。

2024年8月,奉贤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时发现,某保险公司员工将在工作中获取的客户个人信息资料出售牟利。结合案件事实及在案证据情况,经审查后检察机关依法对涉案人员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 并非 “不处罚”,为避免“一放了之”“不刑不罚”的情况,准确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奉贤区检察院向奉贤公安分局提出对涉案人员作出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

为进一步延伸办案效果,以检察履职推动社会治理,2025年2月,检察官走访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开展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就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强化行业自律等方面达成共识。

“保险行业涉及的信息主体多、信息种类多,保险公司往往会掌握涉及公民健康状况、财务状况、理赔记录、家庭成员等高度敏感信息,且业务流程较为特殊,保险销售人员数量多、流动性高,客户个人信息的长期保管和反复使用贯穿了整个保险业务流程,加大了信息泄露风险,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承办检察官在调研中强调。

为协同做好保险行业治理工作,2025年3月,奉贤区检察院向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涉案人员进行自律惩戒,督促涉案人员所在保险公司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分;推动会员公司持续加强信息保护意识,以案示警,并强化多方协作互通,促推会员公司履行自律职能,从源头防范类似问题发生。

收到检察建议后,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书面回复全部接受建议内容。10月16日,检察官来到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开展检察建议“回头看”工作,并围绕涉保险犯罪法律风险点、从业人员自律指南等内容,向公会会员公司从事合规管理工作的人员开展法治宣讲。

检察官提醒

保险行业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风险点?

保险行业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虚假理赔、非法经营、职务侵占、洗钱和销售误导等。这些风险贯穿业务全流程,需要从业人员时刻保持警惕,识别身边的潜在风险。

保险从业人员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01

强化法律与合规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明确法律红线,强化风险防范和依法规范经营的意识。

02

严守职业操作规范。在客户服务中,保护客户身份、健康、财务等敏感信息,严禁出售或非法共享。业务交接时,要妥善移交客户资料。

03

主动监督与举报。如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私刻公章、伪造合同等行为,应及时向公司或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