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奉贤 > 文章详情

膝盖卡壳“差2指”?康复师+动态支具,帮她2周找回走路劲儿

转自:上海奉贤 2025-10-28 11:33:14

“终于能把腿伸直些了,走路也不那么瘸了!”近日,在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科,刘女士看着自己的右膝难掩激动。从去年10月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盖逐渐僵硬,到今年8月膝关节松解术后仍有“膝下2指”的伸直障碍,而在奉城医院康复团队与动态牵伸支具的“黄金搭档”助力下,仅两周时间,膝盖功能明显改善。

时间拉回去年10月,刘女士不小心摔断了右膝盖附近的骨头(专业叫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本以为能逐步恢复的她,却发现右膝慢慢变得僵硬。——像生了锈的合页,弯着费劲,伸直更难。

刘女士回忆,为解决膝盖僵硬问题,今年8月,她又做了膝关节松解术,总算能稍微弯一点了,新麻烦却又来了:膝盖伸直时,还差“膝下2指”的距离。别小瞧这两指,走路一瘸一拐不说,走久了腰酸背痛,刘女士的康复路直接卡了“死胡同”,愁得好几晚没睡好。

后来医生给她指了条明路:找康复师,搭配动态牵伸支具。于是她来到了奉城医院,就2周时间,膝盖伸直居然从“2指”缩到了“1指”!走路不别扭了,刘女士总算找回了康复的信心。

这牵伸支具这么神?其实啊,支具是“好帮手”,背后康复师的专业把控才是关键!

01

“膝下2指”是啥?为啥这么折磨人?

简单说,就是坐着把腿伸直时,膝盖下方能轻松塞进2根手指,说明膝盖没完全伸直。别觉得这是小事,膝盖总“弯着点”,走路时受力不均,不仅费鞋,还容易关节疼、肌肉累,时间长了步态越来越差,越走越瘸。

传统支具“笨笨的”

康复师+动态支具才是“黄金搭档”

以前的康复支具,大多是“死磕型”——用固定力度硬拉膝盖,要么拉得疼到忍不了,要么力度不够没效果,还容易让刚恢复的组织再受伤,跟“硬掰生锈合页”似的,又费劲又伤东西。

但动态牵伸支具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得靠康复师“指挥”它才管用:

1.先“摸透”问题:康复师会先给刘女士做检查,看看膝盖伸不直到底是软组织粘连,还是肌肉没力气,找准“卡壳”的根儿;

2.再“量身定制”:根据情况调支具参数——牵伸力多大、每天戴多久,都得精准算。力道小了没用,大了怕拉伤,全靠康复师找那个“刚刚好”的度;

3.还“手把手教”:戴支具时怎么发力、平时搭配哪些简单训练,康复师都会一步步教。比如刘女士尝试伸直膝盖时,康复师会用手法帮她放松紧张的肌肉,让支具的“助力”用在点子上;

4.最后“盯紧进度”:每次复查,康复师都会看恢复情况,调整支具力度和训练方案。就像给康复路“导航”,随时修正方向,避免走歪。

02

这对“搭档”好在哪?

安全不伤人:不像有些粗暴的硬拽,康复师把控下的支具,是循序渐进发力,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恢复,疼感特别轻;

效果看得见:不是“瞎熬等恢复”,像刘女士那样,2周就从“2指”变“1指”,每一点进步都能摸着,康复信心越来越足。

03

哪些人能用?记好这两类!

1.骨折术后膝盖、肘关节变僵,伸不直、弯不利索的人;

2.做过关节松解术,却仍有活动受限的人。

骨折康复就像闯关,遇到“卡壳”别慌,光靠工具瞎使劲没用。动态牵伸支具是“好战友”,但得有康复师“带节奏”,才能精准破局。

就像刘女士,多亏了奉城医院康复师的专业指导,才短短2周就看到希望,慢慢找回正常走路的劲儿。

奉城医院康复科

奉城医院康复科是九院医联体康复中心,也是奉贤区康复医学临床诊疗中心,并与阳光康复中心联合成立“刘玲玉康复工作室”,可以解决多种康复问题,目前以运动康复、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等项目为特色。

已开展技术包括:姆瓦技术(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各关节药物及PRP注射治疗(包括颞颌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及小针刀松解术,肌肉痉挛肉毒毒素治疗技术,卒中患者的物理、作业、吞咽言语及经颅磁刺激评估及治疗,产后康复,以及传统中医治疗,并擅长卒中、认知障碍及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等。

康复科咨询电话:17317281319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门诊地点:奉城医院1号楼3楼

报送:区卫生健康委(沈群)、奉城医院汪肖杰

编辑:何琪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 “一桥飞架”三十载,敢为人先再出发——奉浦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记(一)

  • 长虹跨浦江,齐心绘宏图!奉浦大桥建成通车30周年回眸

  • 诗境成真!一场穿越千年的盛唐稻田盛宴→

  • 贤城服务“伴”,暖心又一载,2025年“贤·帮办”回顾|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 《只此青绿》五场售罄!九棵树六周年掀文化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