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卷全球,金融“活水”赋能创新。10月23日,“融无限 创未来”静安区产融对接路演(AI+专场)暨上静“申”活节系列活动,在静安区江场路1398号星满园1F商务中心多功能厅举办。本次活动由区投资办主办、区人才工作局支持,活动汇聚AI领域创新创业项目6个,AI领域行业专家,银行、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负责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代表40余人。

双维护航
人才“定心丸”+金融“强引擎”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区,静安区始终以“国际静安、卓越城区”为定位,将“AI+金融”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积极发挥“金融集聚+产业培育”的双重优势。目前,全区已集聚了800余家金融市场主体,持牌金融总部聚集、资管财管能级突出、投资并购活跃,不仅是全球要素资源的“引力场”,更成为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孵化器”。
自2018年“融无限 创未来”品牌启动以来,区投资办已累计举办21期资本对接活动,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电竞文创、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新兴消费等赛道的129个创新创业项目对接资本;“十四五”期间,静安新增上市挂牌主体12家(科创板2家),积极鼓励引导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为60多家科技企业融资逾百亿元。
人才是AI产业的“智力内核”。活动中,区人才工作局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等关键环节,详细介绍了静安“1+5+N”人才政策体系。
“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企业在静安发展有底气、有信心。”区人才工作局的分享,让现场创新创业团队深切感受到静安的“温度”与“力度”。

前沿发声
“无屏时代”解锁AI交互新可能
主题分享环节,一场聚焦技术前沿的思想碰撞点燃全场。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光学显示)首席科学家、像航科技董事长兼CEO张兵,以《当世界进入“无屏”时代:我的十年创业路》为题,深度剖析AI与全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作为国内无介质全息技术的开拓者,张兵团队研发的技术不仅荣膺科技部“颠覆性技术”称号,更已在智慧零售、医疗显示、车载交互等场景落地,其“无屏交互”理念为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提供了全新路径。
“技术突破需要资本‘托举’,更需要产业生态‘滋养’。”张兵在分享中特别提及静安的产业优势,“这里既有金融机构的‘活水’,也有细分场景的‘土壤’,是AI企业成长的理想之地。”

精准对接
6大AI项目角逐“融资快车道”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6个经过严格筛选的AI优质项目依次登台路演,覆盖自媒体IP、航天航空、环境消毒、生产制造等细分赛道,展现静安AI产业“多点开花、硬核发力”的态势。

路演中,各行业专家、股权投资机构、银行等专家团队,从技术壁垒、市场潜力、盈利模式等维度“把脉问诊”。

“这些项目既有技术‘硬实力’,又贴合市场‘真需求’。”在场投资机构代表表示,已与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进一步洽谈细节。
生态共生
织密“金融+产业”协同网
这场集“政策解读、前沿分享、项目路演、精准对接”于一体的产融活动,不仅搭建起“技术—产业—资本—用户”的生态桥梁,也是静安区推动“金融赋能AI产业、AI激活金融价值”的生动实践,更以静安特色的金融服务与产业培育体系,为AI创新注入“加速度”。
未来
静安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人才服务+资本对接”的全链条体系,进一步打响“静安金融”品牌,让更多新兴赛道创新成果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国际静安、卓越城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记者:黄小清
编辑:叶苹
资料:区投资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