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推动上海建筑业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强化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来看详细解读↓

一、制定本《方案》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答:制定本《方案》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顺应行业深刻变革、推动转型升级。为应对建筑业传统增长动能减弱、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行业亟需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增强内生动力。 二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方针,《方案》结合上海实际,明确建筑业转型的具体路径。 三是聚焦现实问题短板、实施精准施策。上海建筑业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仍存有提升空间。《方案》通过系统性政策引导,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二、《方案》对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哪些具体路径? 答:《方案》引导企业从三大维度练好内功: 一是优化市场竞争格局。鼓励企业通过同质化业务整合实现错位竞争与链条互补,支持组建具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建设集团;培育专注细分市场的特色中小企业。同时,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部分建筑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审慎控制发展规模,以实现市场风险有效管控。 案例:某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将主营业务聚焦于岩土工程、深基坑设计、地下空间开发等高技术壁垒环节。企业强调“专业母公司+有限扩展”发展策略,不做施工、不全链条扩张,仅聚焦专业技术服务,以保持企业在细分领域深度与公信力。 二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请科技研发项目,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推动创新孵化,加速成果产业化。引导建筑企业聚焦生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采用研发强度和孵化项目销售额双控的科研管理模式。 部分建筑企业将科创与工程实际需求和收益深度捆绑,有效带动科创成果转化,在科创管理方面取得先行先试经验。 案例:某建筑企业将“研发合同额+孵化项目销售额”并列为考核指标,允许科创中心与外部资本共同设立公司,以“小巨人”模式对接产业基金,加快科创成果转化。某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强调“落地导向型”科创路径,不以“论文与指标”为导向,研发选题均来自于项目一线难题或客户提出的痛点,形成的代表性技术成果均在实际项目中落地并形成经济效益。 三是培育“首发经济”新优势。依托上海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先发优势,运用技术、政策、金融等工具,强化行业发展方向引导,加快传统建筑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以及建造方式和行业管理模式转变,形成上海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部分建筑企业的业务模式正由传统的“项目-建设-交付”,逐渐向维修、维护、运营和改造等环节转型,为建筑物提供增值服务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案例:某建筑企业依托在机电安装、智慧运维以及能源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技术积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酒店、商场、办公、医院、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设施、园区实施节能改造。项目以节能收益分成、能源托管等形式推进,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的同时也促进建筑和园区运行能效提升。 三、《方案》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方面有哪些重点布局? 答:《方案》为企业指明了存量挖潜与增量培育的并重方向: 在深耕传统市场方面,通过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好房子”建设,并加快重大工程谋划推进,筑牢市场基本盘。 在城市更新领域,完善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创新采用“增值投资+运营分成”“工程总承包+运营投资”等模式参与项目。 在城市运维与新基建方面,通过推进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提升专业运维队伍能力,支持企业拓展能源、水利、环境及长三角新型能源体系等市场培育。 四、《方案》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公平健康发展方面有何举措? 答:《方案》着力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生态: ——健全以质量、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压实质量终身责任,构建智慧监管网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营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生态。深化招投标改革,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整治内卷式竞争。支持工程总承包(EPC)、建筑师负责制等先进模式应用。 ——强化工程支付保障。全面推行过程结算、支付担保和履约担保,建立人工费用拨付比例约束机制,健全清欠账款统筹协调机制。 五、《方案》如何解决企业最关心的资金和人才问题? 答:《方案》针对资金和人才问题提出系统性方案: 在资金方面,核心是保障支付、提升资金回收效率。通过强化工程支付管理,全面推行过程结算、支付担保和履约担保,并设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周期不超过半年”的目标。 在人才方面,着力于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产业工人技能,重点培育“上海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创意设计、古建修复、城市更新等领域的稀缺人才,并对入选相关人才计划的人员给予支持。 六、《方案》如何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答:《方案》为企业出海提供系统性支持: ——优化涉外工程承包服务。依托“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咨询、办事、服务”一体化专业支持,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一带一路”等海外机遇。 ——推动企业联合出海。鼓励国有企业发挥龙头作用,携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以总分包形式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七、《方案》的实施预期将为企业发展和行业生态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上海建筑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经济外向型、战略先导型优势和特征。《方案》实施后,市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将凝聚合力、因势利导,围绕科技创新、城市更新、行业转型升级三大突破点,加大政策引导和服务力度,打造优胜劣汰、持续创新的行业生态。同时,建立“市场有效主导+政府有为引导+企业自身发力”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抓住上海市场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加快传统业务模式转型,构建良性竞争、品质优先的营商环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方案》全文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