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一年中品尝大闸蟹的黄金时节。尽管受到夏季高温影响,今年大闸蟹产量有所下降,但眼下正是雌蟹黄满肉肥的最佳赏味期。这两天气温转凉,不少市民已经迫不及待地前来挑选今秋的第一批肥蟹。
在普陀区永昌合阳市场内,记者看到各个水产摊位都将大闸蟹摆在了显眼位置。一只只青壳白肚的大闸蟹张牙舞爪,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挑选、询价。“这家店是我一直在这里买的,接下来就是吃蟹的季节了。我一般其他人家都不看,直接跑到这里买。”
摊主拿起一只母蟹,展示其饱满的蟹黄:“现在都是吃黄,母蟹黄又壮又好又糯。你看蟹盖和蟹身之间的这条缝,如果炸开了,就说明这个蟹非常壮、长到位了。放在玻璃上它自己能翻过来,说明它活力足、品质好。”
这家摊位的大闸蟹向来按只售卖,价格从12元到58元不等:2两重的12元/只,适合炒毛蟹年糕;4两重的则58元/只,清蒸后再鲜美不过。“我们每天从昆山运过来,现在一天大概能卖100斤左右。”摊贩说道。
尽管价格正处高位,但市民品蟹的热情不减。目前母蟹膏黄饱满,正是口感最佳的时候。而雄蟹的白膏则要等到西北风起之后才会形成,届时将迎来另一波品蟹高峰。
据悉,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导致大闸蟹蜕壳延迟、死亡率升高,总产量较往年起码下降约两成。但也正因为蟹苗本身较大,今年上市的螃蟹个头并不小。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大闸蟹的产量有望回升,价格也将逐步回落。届时,市民将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膏满黄肥的秋季美味。
记者:陶钦忆
短视频制作:蔡剑飞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再添Top赛场!2025上海Top Run 10公里精英赛报名开启!
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入驻普陀
决胜收官 向新而行 | 重点版块更新蝶变,普陀书写城市功能新答卷
党建牵线聚合力!普陀这场主题活动解锁协同发展新密码
从病房追问到课堂深耕,这场在普陀举办的培训,让叙事医学融入基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