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18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医学交流盛会。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18个国家的47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留学生代表齐聚于此,通过实地参访、技术观摩与深度对话,亲身感受中国脑科医疗的前沿实力。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跨国医学交流的实践,更是冬雷脑科医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医疗协作的又一重要落地举措。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始终将“医疗国际化”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以“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服务联通”为三大支柱,逐步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跨国医疗合作体系。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院长宋冬雷表示,医院的国际化探索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赋能。9月举办的首届国际神经外科论坛便是重要实践——汇聚日本、韩国、印尼、阿联酋及中国的权威专家,围绕微创技术革新与复杂病例诊疗展开深度研讨,不仅为跨国医疗协作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前沿技术标准的共通共建。
此次留学生参访活动,则是医院在“人才共育”领域的关键延伸。据介绍,冬雷脑科将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生、医师,推出系统化的培训见习计划,通过理论授课、手术观摩、病例研讨等形式,将中国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先进诊疗技术与临床经验精准传递,为沿线国家培育本土化医疗人才。
与此同时,医院的国际化服务已形成成熟闭环。截至目前,已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国际患者提供高质量神经内外科诊疗服务;通过常态化开展跨国线上多学科会诊,打破地域限制,为海外患者搭建起便捷、高效的远程诊疗通道,让中国医疗技术的价值辐射更广泛区域。
在冬雷脑科埃及籍神经外科医生默海思、韩国籍全科医生朴永镇的引导下,留学生们深入医院核心诊疗区域,以“零距离”方式感受中国脑科医疗的技术精度与服务温度。参访的核心环节聚焦神经外科领域的关键技术——脑血管搭桥手术中的显微吻合技术。通过观摩手术视频,留学生们详细了解了该技术的适应症、操作要点及临床优势。值得关注的是,依托高流量血管设计策略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冬雷脑科已将此类手术的效率大幅提升:默海思医生曾创下不足两小时完成手术的纪录,这一速度远低于国际上4~6小时的常规水平,直观展现了中国在神经外科微创技术领域的突破与领先。不少留学生表示,此次参访不仅让他们对中国医疗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更激发了未来与中国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学习的强烈意愿。
“医疗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冬雷脑科愿意并有能力在其中扮演积极而专业的角色。”宋冬雷向留学生们传递出医院深耕“健康丝路”的决心。未来医院将持续拓展国际医疗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继续优化跨国培训见习体系,让更多沿线国家的医疗人才受益于中国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将深化跨国多学科会诊合作,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国际病例共享与技术研讨机制,推动全球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共同提升。
记者:李艳丽(首席)
摄影:李艳丽(首席)
编辑:赵凌云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