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假期只有旅行和宅家?
谁说节后只能“症状”缠身?
“宝藏小浪花”偏不接这剧本!
江风作伴,引擎轰鸣
青春背影slay全场~
节后归来,电量满格
那段浪尖旁的志愿时光
已成继续向前冲的满血燃料
我们不一Young,我们超耐“赛”!
不只赛过风浪,更赛出节后新状态~
水面狂飙,岸边高能续航!
300+“小浪花”超长待机16天!
岸上支援,水上守护!
企业青年“神队友”全程在线!
沉浸式服务,走心式代言!
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员”!
“志愿心声”:
青春对话,成长无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陈俊翰
摩托艇的轰鸣声犹在耳畔,作为赛道保障志愿者,我亲历了疾驰浪花的震撼——从清晨布置浮标到烈日下守护安全区,每一滴汗水都融入了江水的激流。当选手冲破终点时,那份超越自我的勇气让我真切体会到:志愿者的意义不仅是服务,更是以微小力量托举他人的梦想。这份见证拼搏的荣光,将成为我青春里最清澈的浪花。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董乐旎
10月6日恰逢中秋,我作为接机志愿者在浦东机场接到了来自加拿大的卡拉。路上,她说我与她孩子年纪相近,翻出全家福给我看,聊天中我告诉她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她欣喜地向家人分享这个消息,还问我有什么好吃的月饼推荐。志愿并非单向付出,而是在服务中交换真诚,于跨文化交流里长见识、拓视野。这次志愿服务经历,锻炼了我的口语和交际能力,更收获了难能可贵的成长体验,期待未来可以参加更多活动!
上海大学国际学生 Alekseeva Emiliia(俄罗斯)
作为本次F1H2O上海大奖赛运营保障组志愿者,我完成了为期三天的全程服务。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VIP包厢的嘉宾接待,工作内容包括指引嘉宾入座、解答观赛咨询、协调茶歇服务,并确保嘉宾获得顺畅的观赛体验。服务期间,我与多位中外嘉宾进行了交流,并用中英双语协助沟通。当听到有嘉宾特意对我的服务表示赞许时,我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相较于去年只参与颁奖环节,今年完整的赛事服务让我对大型国际赛事的运营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基于这段宝贵的经历,我已计划明年继续关注赛事动态,期待能再次加入这个团队,为F1H2O上海大奖赛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马诗钦
三天的志愿时光,让我读懂了奉献的真谛。作为检票组长,清晨分工时的默契、客流高峰时的补位,让我深知团队协作是岗位的基石;为外国夫妇指引看台的经历,是我志愿时光里最难忘的温暖片段。起初因英语紧张到语塞时,我曾担心无法帮上忙,可当我掏出手机打开翻译器,用简单的单词和手势慢慢沟通时,他们温和的眼神给了我勇气。那些小朋友的感谢、阿姨的微笑、组员递水的瞬间,都是温暖的注脚。原来志愿的快乐并非宏大,而是藏在彼此帮扶的细碎里,这微光般的温暖,便是志愿的意义。
中铁上海建筑公司 张楷沛
这次在F1H2O上海大奖赛做志愿者,起初只是好奇,想近距离看看“传说中的赛艇”。我们的职责既是志愿者的后盾,也是游客视角的“体验官”。四天时间如摩托艇划过水面般飞逝。最难忘比赛发令那一刻:十几艘赛艇齐发,引擎轰鸣,水花四溅,速度感扑面而来。我站在岸边,穿着志愿者服装,突然涌起一股自豪——这壮观场面的背后,也有我的一份力。原来每场国际赛事,都有无数人在默默守护。这四天虽只是颗微小螺丝钉,却真切触摸到了国际赛事的脉搏。原来一座城市,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和世界紧紧相连。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阎昱含
通过参加本次志愿服务,见证了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赛事的安全进行作出了贡献,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每位志愿者通过付出不仅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也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参与水上保障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摩托艇这项水上运动,也感受到了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和宝山滨江新活力。
志愿服务预告|
“小浪花”新赛道开启!
“宝藏小浪花”们,集合啦!
新副本加载中!
11月16日
上海长滩半程马拉松即将开跑!
新的赛道,新的故事
快来一起上场接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