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 文章详情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两岸的甜蜜配方》

转自: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2025-10-10 16:24:29


我是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姑娘,性子像刚出锅的小笼包,热乎又直接。遇见他前,我对台北男生的印象还停留在偶像剧里的温柔男主,说话太慢做事温吞。

第一次约会,他提前十分钟到餐厅,笑着替我拉开椅子,眼角漾出细细的笑纹,“在台北,我们说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我表面维持着礼貌微笑,心里却在嘀咕:等什么等,时间就是金钱好不好。

我们有着很多差异,他用繁体字工整地写日记,我用手机备忘录速记待办事项;他垃圾分类做得一丝不苟,我总想一把扔进同一个垃圾桶;他每周给父母打三次电话,我忙起来半个月都没和家人吃过一顿饭。

转机发生在一个加班夜。我对着电脑焦头烂额,他悄悄带来一碗台湾牛肉面。“先歇会儿吧”,他说,“吃饭皇帝大”。香喷喷的汤头温暖了胃,也让我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总是慢条斯理的台北男生。

我开始理解他的“慢”不是效率低下,而是对生活的尊重。他带我在巷弄里寻找古早味,教我辨认不同茶汤的香气,告诉我每间老店铺背后的故事。而他也在我影响下,学会更直接地表达情感,学会在保持细致的同时提高效率。

那个黄昏,他带我到淡水河畔。夕阳在观音山后沉落,渡轮划出金色波纹。我们站在渔人码头的木栈道上。

“你知道吗”,他转身望向我,“这里的景色总让我想起上海的外滩,但比外滩多了几分温柔”。他单膝跪地打开戒指盒,“就像你,既有上海姑娘的聪慧能干,又为我学会了台北的温柔体贴。”

我望着对岸的灯火,突然明白了两岸最美的风景,从来不是新闻里那些争锋相对的刻板印象,而是无数个像我们这样的日常——上海姑娘的锋芒被台北的温柔包裹,台北男孩的从容被上海的活力点亮。就像小笼包配珍珠奶茶,看似不搭,却是最甜蜜的混搭。

“我愿意。”

说出口时,河面上的渡轮正好鸣响汽笛。放下成见相爱时,海峡就变得很窄很窄,窄到只容得下一句承诺。

作者

退休后执笔绘心,涂抹斑斓。在油彩和画棒的世界里探寻生活的另一种诗意。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tbfw780@126.com

内容:文化交流、研究评论、

实践创新、先进典型......

形式:图文、视频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请注明:您的姓名+单位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来源:May由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新媒体中心)整理

1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虹桥的航迹,飞越台北大直桥》

2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台北与上海,在生活的褶皱里相遇》

3

睹物思情Ⅱ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之《书香连接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