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一片“创新热带雨林”如何在杨浦长成?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9-28 19:30:22

“数字化”正在成为上海杨浦的标签。

在毗邻五角场的创智天地7号楼内,数字经济企业——商米科技正酝酿着上市计划。作为一家飞速成长的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每天,无数商业数字化方案在这里诞生,服务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9月25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世纪曾创造全市五分之一工业产值的杨浦,在新世纪创造了另一个五分之一——去年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占全市五分之一。一个活力涌动的“创新杨浦”跃然眼前。

在这背后,是一场从杨树浦到杨“数”浦的转型蝶变之路,也是商米科技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扎根十二载的亲历见证。萌芽、生长、开枝散叶,在杨浦,还有越来越多的“商米科技”登台共舞,一片“热带雨林”已然成型……

01

从“三区联动”到“热带雨林”

商米科技所在的创智天地广场,是杨浦区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这里不仅是商米的诞生地,更是杨浦区践行“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理念的缩影——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融合,形成独特的创新生态。

“12年前,创始人从汕头到上海考察,杨浦是他来上海的第一站。”商米科技副总经理张金普道出了企业选择杨浦的初衷,“这里不仅容纳创新,而且拥抱创新。12年过去了,这种支持力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如今,商米已从当初租下6楼的一个小角落,发展为拥有整栋办公楼的全球化企业。

“大创智”园区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连接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汇聚了4600多家文化科技企业。这里不仅是商米的成长沃土,更是哔哩哔哩、抖音、声网、叠纸科技等数字科技企业的聚集地。这些企业相互赋能、链式集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杨浦区在“十四五”期间着力构建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创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以“人工智能+”“互联网+”为重点方向,培育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四大新兴产业——这一清晰的产业图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导航。

02

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

“区里对企业的关心,我们是有切身体会的。”张金普作为杨浦区人大代表,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感受很深,“今年在人大历次会上,区领导都在不断询问:你们有哪些需要?杨浦的营商环境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这些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力量。”

杨浦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体现在从1.0到8.0版的改革方案迭代中。2025年初发布的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改革方案,以企业获得感和感受度为评价标准,安排了“五大优化”任务,涵盖40项具体举措。

而数据赋能,是杨浦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亮点。区域积极发挥“杨浦区数字经济数据创新实验室”作用,依场景需求,在医疗、社会服务、气象等领域积极探索,催生更多数据服务产品。同时,推动数据赋能重点产业链,推进数据的流动和共享,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价值,配齐建强企业首席数据专员队伍。

在法治环境建设方面,杨浦区司法局于今年推出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提出“为企业松绑减负”,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突出问题,深化包容审慎监管,为新兴产业留足发展空间。

这种“最暖城区”的服务理念,使得杨浦区不断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

03

开拓全域创新的杨浦实践

杨浦过去由“杨树浦”得名,今后将以杨“数”浦闻名,从树木的“树”到数字的“数”,是杨浦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缩影。

这一转变在“十四五”期间尤为明显。从产业结构看,杨浦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四个门类覆盖齐全,数字经济企业贡献了全区超40%的税收、超60%的营收。从全市占比看,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的软信业营收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杨浦区创新发展的重要特色是全域推进创新。2025年3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提出构建全主体参与、全要素统筹、全链条加速的创新创业城区。据规划,至2030年,全域创新能级加速提升,企业孵化活化率达40%,独角兽企业达20家,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新格局。

商米科技正是这一创新生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我们通过‘硬件+应用+支付’的开放平台模式,不仅自己出海,还带动生态伙伴共同成长。”张金普表示。这种模式催生了大量研发时未曾预料的新场景,商米科技的2000万台设备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场景。

04

从“创新引擎”到“人民城市实践样板”

如今,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新起点,杨浦区计划进一步打造“一核引领、多点联动”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核引领,即以复兴岛为核心资源,联动黄浦江两岸建设低成本、快创新、开放式的“超级孵化器”;多点联动,重点是探索深化环高校国际创新人文社区更新试点,打造以高校为母体,科技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等要素耦合互动的脐带式创新社区。

从大创智的一片园区到整个杨浦区的创新雨林,从一家企业的出海到整个生态圈的全球化,杨浦区用实践证明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在这片最具创新活力的土壤上,更多的“商米”正在破土而出,未来将携手并进,共同书写杨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汤顺佳

编辑 | 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