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中国电影人来说
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一年
不仅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
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在这三重历史节点下
手绘电影海报以独特的艺术语言
承载着民族记忆和红色基因
将家国情怀浓缩于笔墨丹青之间
本期《老声青谈》节目
将邀请嘉宾一同聊聊
嘉宾介绍
李树德 电影海报创作者、著名艺术家、曹杨影城原美工师
吴慧堃 曹杨影城业务经理
手绘电影海报如何成为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视觉化载体?
手绘电影海报以鲜明的色彩和抽象的笔触塑造英雄形象,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大众可见、可感的视觉符号。《永不消逝的电波》《51号兵站》等经典海报,不仅宣传电影,更在潜移默化中把红色基因镌刻进集体记忆。它们承载历史叙事、激发民族情感,是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的独特载体。
艺术创作怎样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
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海报创作者常常以亲历、采风的真实体验为出发点,把个人的所见所感倾注进画笔,再通过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升华为家国情怀。观众在欣赏时,不仅能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温度,还能在画面与历史之间产生共鸣。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手绘海报既是艺术作品,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人与国家的精神桥梁。
如何让手绘海报的家国情怀焕发新光彩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数字化时代,手绘海报的传承需要与创新结合:一方面要通过展览、文创和教育活动,让更多年轻人接触经典作品,理解其中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尝试与新技术融合,例如数字化修复、沉浸式展览、互动教学等方式,提升传播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手绘海报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成为弘扬家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TOP中央公园打造城市假日新体验
苏州河畔上演文明实践“团圆曲”
2025年上海市“长征杯”朗诵大赛决赛落幕
“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在普陀诞生!
星青年融合社区就业实训品牌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