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在杨浦这里,“喵星人”有乐园了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9-27 13:06:58

近年来,新江湾城社区尚景园小区始终以“多元参与、协同共治”为核心,持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尤其在流浪动物治理领域深耕细作,通过数年打磨,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社区协同、居民自治、校社联动的立体治理体系。近日,一个流浪动物爱心救助驿站在小区投入使用。

驿站整体使用轻质的夹层彩钢瓦和管件搭建,划分了隔离区、哺幼区以及暂养区,屋顶加设了光伏板为屋内提供照明和监控用电。外围则铺设了整洁的草皮、可爱的摆件以及由志愿者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猫床、爬架和爬梯,为流浪猫提供休憩游乐的场所。这一承载着社区温情的空间,背后离不开热心志愿者的付出。

“最初看到小区里流浪猫四处觅食、淋雨挨冻,就想着得给它们找个遮风挡雨的地儿。”谈及驿站建设过程,居民蔡梅珍感慨道,“一开始没经验,就跟着另一位居民陈龙一起琢磨,他负责用废木料改造成猫窝、食盆架,我就一点点清理场地、规划功能区。”遇到资金和物资难题时,居委会和街道公益基金会及时伸出援手,第三方社会组织杨浦区海芽家庭教育服务中心还帮着做了专业改造方案。“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把这个驿站真正建起来了。”正是这份“众人拾柴”的合力,让驿站最终成为集定点投喂、绝育暂养、幼猫哺育、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功能空间,为流浪动物治理提供长效支撑。

为巩固治理成果、深化居民共识,尚景园同步发布《尚景园社区文明养宠公约》,举行志愿服务团队授旗仪式,并通过萌宠走秀、文明养宠宣导集会等特色环节,生动展现人宠和谐场景,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同时,亲子手工、趣味游戏、爱心义卖市集等互动活动接连开展,义卖所得捐赠至社区爱心基金,反哺流浪动物救助工作,形成“参与-共建-回馈”的良性循环。依托毗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区位优势,社区进一步拓展“校社共建”维度,与复旦大学猫协签约合作,推动社区与高校在流浪动物治理经验上互学互鉴、资源互通,让多元共治的版图持续延伸。

从志愿者团队培育到驿站落地,从校社合作到公约推行,尚景园以数年的持续投入与多元协作,将流浪动物治理从单一事务升级为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让流浪动物有了“家”,更让居民在参与中增强归属感,为打造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15分钟生活圈树立了社区治理样板。

文字 | 毛信慧

图片 | 毛信慧

编辑 | 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