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 文章详情

【城市印象】酒店类历史建筑循迹——老上海风情展示窗口

转自: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2025-09-26 20:45:52

酒店建筑

上海是我国旅馆业发展较早且数量众多的城市之一,其旅馆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末,当时已出现设施简易的客栈,至今已有六百余载。自上海开埠通商后,中外商客络绎而至,伴随经济日益繁荣,客栈数量也逐渐增多。1851年,兴圣街16号开设京江栈;1860年,美商创立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成为上海首家设施较为完善的西式旅馆;至1875年,汇中饭店于南京路外滩建成。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迎来旅馆建设的高峰,东亚饭店、大东旅社、金门饭店、华懋饭店、国际饭店等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饭店(旅馆)相继落成,进一步丰富了上海的住宿格局。

与那些为酒店用途而专门建造的建筑不同,上海众多声名在外的宾馆由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或历史大楼改造而成,形成了独特的酒店风貌。东湖宾馆、兴国宾馆、马勒别墅饭店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在精心改造后,既完好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肌理与文化底蕴,又被赋予了符合当代需求的崭新功能,实现了保护与活用的完美结合。

作为旅客感知城市文化、形成城市印象的关键场所,酒店与旅馆早已超越了单纯提供住宿的范畴,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城市文化的“传承、表达、传播与活化”之中。本篇将带领大家走进浦江饭店、东湖宾馆与兴国宾馆这三处各具特色的酒店建筑,一同聆听砖石背后尘封的历史故事,解读其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

三处酒店建筑点位分布

浦江饭店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浦江饭店现状

浦江饭店位于黄浦路15号,原名礼查饭店,由英国人阿斯脱豪夫·礼查于1846年创建,是近代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故此也被誉为“华夏第一店”。1959年,礼查饭店更名为浦江饭店,专门接待外国客人和华侨。1999年,浦江饭店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半有声电影首次在礼查饭店花园亮相

浦江饭店是一座英国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风格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达1.57万平方米。建筑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部分为砖木构造,共六层。底层为拱券式门窗,二层以上设挑出阳台,三、四层之间装饰有艾奥尼克式大型柱头。建筑西侧转角呈半圆形,顶部耸立穹顶塔楼。从对街远眺,建筑呈V字形布局,外立面凹凸有致,立体感强烈,整体典雅庄重,气势恢宏。中厅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复兴式旅馆建筑的原貌,步入其间,宛如走进中世纪欧洲古堡,令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外立面局部

中厅

当代年轻人对于浦江饭店的了解,可能不如“和平饭店”“国际饭店”那么耳熟能详,然而,浦江饭店见证了中国第一盏电灯的亮起,第一批电话的安装和第一部有声电影的放映,是当年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店”。如今,当人们再次踏访浦江饭店时,这里已是“中国证券博物馆”,但它依然不吝热情地接待来自各方的参观者,化身为上海一首经典悠扬的时代交响曲。

如今的中国证券博物馆

东湖宾馆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路70号现状

东湖宾馆位于东湖路70号,是一家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别墅式宾馆,隶属于上海市东湖(集团)公司。由建安测绘行设计,新明记营造厂施工建造,早期为“杜公馆”,后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上海分处的驻地使用。1950年改为中共华东局东湖路招待所,1954年改为中共上海市委东湖路招待所,1985年改称东湖宾馆。

东湖路70号设计效果图

东湖宾馆由6幢建筑组成,其中1号楼与2号楼建于1934年,原是两幢相连的4层楼花园住宅,后来加盖了一层,东西两侧各有一幢小洋房,院外还有一座琉璃瓦的凉亭。最富盛名的东湖宾馆7号楼(大公馆),位于东湖路、淮海中路转角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二层砖混结构,底层为方窗,二层为平弧拱窗,窗旁为爱奥尼式双柱。立面两侧檐下花彩雕饰华丽精细,屋顶带有巴洛克式的涡卷纹饰,室内以古典式木装饰为主,线脚、纹饰繁多细腻,墙上立有铜质蜡烛形壁灯,有着浓郁的欧陆风情。

东湖路7号现状照片

如今的东湖宾馆,经过了多次改建、装修,已经是闻名中外的沪上精致酒店,从1985年的“杜公馆”,到如今寻常百姓亦可入内领略其风华,东湖宾馆在大上海历经沧桑,走过不同的时代,展示出新的面貌。

兴国宾馆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号楼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宾馆现状

兴国宾馆位于兴国路72号,是上海市中心的花园别墅宾馆,由风格迥异的别墅群组成。兴国宾馆开发前为洛云浜西侧的农田。1932年,修筑了雷上达路(今兴国路)以后,外国洋行陆续在此建造别墅,均为洋行大班居住。1949年后,以“兴国路”为名建立“兴国宾馆”。

兴国宾馆历史照片

兴国宾馆内坐落着多栋风格迥异的别墅,它们如同建筑艺术的编年史,共同构成了这片园区的独特风貌。其中,1号楼建于1935年,原为太古洋行大班的公寓,是一座采用英国帕拉第奥样式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气度雍容。2号楼的历史可追溯至1925年,其典型的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风格,散发着质朴而闲适的田园气息。6号楼落成于1922年,则以优雅的法式花园住宅为特色。尤为值得一提的是7号楼,它始建于1921年,原名“迥峰楼”,由当时沪上著名的德和洋行设计,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兴国宾馆1号楼

兴国宾馆2号楼

兴国宾馆6号楼

兴国宾馆7号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历经沧桑的兴国宾馆,藏着过往百年的长宁故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每一栋别墅,都经过精心的维护和修复,用老样子讲述新故事,无声呈现这座城市的变迁。

结语

在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中,各具风情的酒店与旅馆如珍珠般散落于高楼之间。这些由历史建筑改造而来的特色酒店,将凝固的“静态文物”转化为可感可居的“动态文化空间”,不仅实现了城市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其历史脉络与现代气质的独特窗口。海内外宾客下榻于此,不仅能够欣赏建筑之美、园林之雅,更可在驻足之间回味上海的城市变迁,感知其深厚的人文积淀,见证历史如何在发展中得以延续与创新。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virtual shanghai网站、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行走上海APP、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上海虹口、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长宁文旅、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金融文化等微信公众号。

– END 
供稿:市历保中心、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编辑:冯馨莹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往期精选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系统深入一线,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的业务问答

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