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2026届秋招早早开启!这类学生成企业“香饽饽”,学生择业更关注什么?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9-26 20:29:53

上海2026届秋招早早开启!今天(9月26日),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长三角联合招聘会举行。

35℃高温也挡不住求职的热情,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人头攒动。

现场1000多家企业与学生“双向奔赴”,提供用人需求3.5万个,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重点产业。不少企业展位前排起长队,学生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

学生:看重平台与发展

第一份工作,我最看重的是平台和发展空间,因此大型国企或知名民企是我的首选。来自电子信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董同学,一早特地从嘉定赶到招聘会现场目标明确——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

尽管已在网上投出多份简历,她仍坚持线下面对面交流:直接和HR沟通,能更直观地感受企业氛围,了解真实需求,这是网投无法替代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6届博士周佳豪也在现场投递多份简历。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是他的重点方向。工作岗位确实不少,他坦言,这些行业面临国外的技术限制,我希望能投身其中,从研发岗位做起,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出一份力。

博士期间,周佳豪已参与多项校企合作项目,积累了扎实的行业实战经验。在他看来,高学历只是起点:进入企业后从研发岗位开始,保持谦逊、快速适应。

企业:更看重学习能力与复合背景

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迭代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多家企业负责人提到,具备专业+数字化”“技术+管理等复合背景的毕业生更受青睐。

传统行业正积极拥抱转型,上海建工集团也在呼唤“会编程的土木人”。我们首先看重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学习能力。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处副处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杨介绍。

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企业快速转型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数字化发展以及水利水务、生态环境等方向均有布局,急需相关人才加入。期待人才将专业知识与前沿业务融合,实现共同成长。说。

上海电气集团人才交付中心总监李志尧介绍,今年集团招聘规模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显著。“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历背景,更重视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以及跨领域学习的潜力。

他透露,2025年上海电气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约1000名应届生。能源装备类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期待能与有志青年共同成长。

上海:推动更大范围的岗位资源共享

据悉,教育部门预估上海市应届生源的情况显示,明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达25.8万人,其中研究生9.1万人、本科生11.3万人、专科高职学生5.4万人。

26日,上海各高校3万余名学生参加面洽,投递简历超15万份,达成初步意向近7000人次。

目前,上海形成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和监测联动机制,开展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全口径、长周期调研工作。当天,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向沪上高校授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分中心”,为后续精准开展就业服务、优化人岗匹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此次联合校招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三省一市教育部门共同启动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服务长江经济带高校毕业生行动,推动更大范围的岗位资源共享、就业信息互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跨区域就业机会。

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补齐学生技能短板,上海正积极推进职前培训体系建设,研习坊成为大学生职前实践的“练兵场”。在现场,一批用人单位向2025年上海大学生职前研习坊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文字:谢然

摄影:谈乐达、刘晓晶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