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上海 > 文章详情

【故事】和古树名木“对话”是什么感觉?都聊什么内容呢?他们来告诉你

转自:绿色上海 2025-09-26 20:09:06

枝叶间藏着城市的低语,古树守护者在树下不期而遇:老人的守望,中年的坚守,青年的探索。年轮不仅在树干上,也在他们的故事里延展。

有人十余年如一日记录古树变迁,有人把职业与责任结合守护树木健康,还有人借调研和科普号召同龄人共同参与,他们共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绿色记忆。

9月22日至28日是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题是“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

我们试着把申城三代志愿者与古树的故事拼合起来,记录下三代人不同的心境与回答,像触摸树木的层层年轮,呈现出守护者们与申城古树的温情对话。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今年是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第1年,也是《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23周年。

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2841株,其中古树名木1890株,古树后续资源951株。树种主要集中为银杏、香樟、广玉兰、榉树、桂花、瓜子黄杨以及悬铃木等上海地区适生树种。

一棵古树,可以活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它看过晨雾与炊烟,也看过霓虹与车流。它见证过孩童在树下嬉笑,也陪伴过老人驻足沉思。今天,越来越多上海市民加入古树保护的行列,有人用镜头去记录,有人用专业去守护,有人用热情去传播。

当我们再一次抬头仰望那一片枝叶,或许能听见他们的低语:守护古树,就是守护上海的城市记忆。

素材来源:绿化指导站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平台,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