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发生工伤去哪里鉴定劳动能力?闵行有这两个点位——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26 20:03:39

“膝关节活动一下,能弯曲到什么程度?”“我做过两次手术,膝盖有积液,现在蹲不下去。”这并不是发生在骨科诊室的一幕,而是出现在位于莘北路168号的闵行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里。

近日,这里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场所改造升级,不仅划分了等候室、鉴定室等功能分区,还配备了智能排队叫号系统,打造更为高效、便捷、有序的鉴定环境。

功能分区更明确

容纳70余人同时排队等候

“请A001号到鉴定室一(A)。”9月23日下午1点半,呼叫终端开始叫号。听到对应号码,李先生站起身,跟随指示牌的引导进入鉴定室。他走起来微微跛着脚,撩开裤脚,一条红色的疤痕横亘在左膝。

鉴定室共有三间,配备了专业的阅灯片和测量尺,当日的三位鉴定专家都是来自闵行区中心医院的骨科医生。李先生描述了自己的病情:下班途中,他被驾驶员突然打开的车门撞倒,导致髌骨骨折,经过两次手术后依然活动受限。

从排队叫号到完成面检,整个鉴定过程在半小时内完成。“这是我第一次来做鉴定,内心其实很忐忑,好在过程很顺利。”李先生说。和他一样早早等候的工伤人员还有不少,他们大多拿着骨科的X光片,有些坐着轮椅前来。

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劳动能力鉴定科科长钱美娟表示,为了使取号、等待到办理的全流程更加有序顺畅,新的鉴定场所按照政务服务场所的标准进行规划分区,“对鉴定室进行重新装修,也开辟了专门的等候区,可容纳70余人排队等候”。

一进入服务大厅,翁芬芳就发现了这个新变化。作为企业经办人,她曾多次来到这里办理工伤认定手续。“之前,企业办事人员和工伤人员都挤在一个大厅,人多的时候还会排到外面。”翁芬芳说,设置新的鉴定等候室之后,大厅里的人明显比之前少了,变得更有秩序。

硬件设施更智能

支持人脸识别和智能排队叫号

除了明确功能分区,这次鉴定场所改造还配备了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包括触摸屏取号机、窗口显示屏、呼叫终端等硬件设备。此前,叫号采用人工叫号的形式,工作人员会向工伤人员发放不同颜色的手牌,蓝色代表骨科、黄色代表外科、绿色代表眼科和五官科,存在流程时间长、现场人员混杂、市民体验感不佳等问题。

“我们在叫号时会喊‘蓝色1号’‘黄色1号’,二十人一批。有些工伤人员就很焦虑,担心因为听不清而错过。”钱美娟说,此次新增智能排队叫号系统,等候区的电子屏能实时看到叫号进度,三间鉴定室门口均安装标准化显示屏,实时更新当前办理号码、窗口状态及业务类型,“就和医院门诊的叫号类似,不用担心错过”。

此外,触摸屏取号机还集成了人脸识别功能。记者注意到,等候区外张贴了“严厉打击黑代理”的公告。“黑中介、黑代理会声称‘收费低、赔付多、成功率高’,游说受伤职工选择代办业务,从而收取高额代办费。”钱美娟表示,取号时会对工伤人员的身份进行确认,在提升身份核验准确率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规范鉴定流程,严防冒名顶替。

为了扩大鉴定服务的覆盖面,除保障中心这一主要点位外,另设大零号湾乐业空间为常设点位,形成“一南一北”双点联动的服务布局,让就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鉴定服务,大大减少了办事距离和时间成本。

据介绍,大零号湾乐业空间不仅具备基本的鉴定服务功能,还能开展鉴定政策宣传和咨询活动,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了解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未来,我们还会在等候室明确划分轮椅区,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员进行鉴定。”钱美娟表示,针对这部分需要陪同的人员,还将设立相应的家属等候区,通过不断完善劳动能力鉴定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智能、专业、特色化的鉴定服务。

鉴定服务点位

闵行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地址:闵行区莘北路168号

大零号湾乐业空间

地址:闵行区瑞丽路60号

记者:陈奕宁

视频:吴佳伟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