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姗,1984年和1985年连续两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获奖者。两年后,她在巅峰状态离开电影,创立琉璃工房,复兴失落二千年的琉璃脱蜡铸造工艺。日前,“信念决定不凡一一从一念,跃腾千里”杨惠姗琉璃马雕塑作品特展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揭幕,这是投身琉璃艺术近 40年的杨惠姗,以非遗琉璃烧制技艺挑战艺术和工艺极致表现的又一次力作。
“1987年至今,琉璃工房总共创作了59匹马。”艺术家、琉璃工房创始人杨惠姗介绍,此次展览呈现超过 20件以马为主题的琉璃作品,包括为明年马年创作的12件最新作品,均为全球首发亮相。作品延续了琉璃工房的创作传统与坚持,凝聚了琉璃工房这些年来在琉璃艺术创作与脱蜡铸造工艺上的“艺术”与“技术”积累。“这些马不只是雕塑,它们更像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写照。近40年来,面对未知的前方,我们明知道路不会平坦,但从未想过要停下脚步。”
杨惠姗表示,《卓越》《炽热》《信念》《飞扬》四件中大型作品创作灵感源于天地间的“风、火、山、气”四种元素,展现马的不同能量与气韵。
其中,《卓越》这匹马远远看去非常写实,它全身紧绷往前冲,速度快到让鬃毛整片往后飘扬。近看则发现,它飞扬的鬃毛里隐藏着8匹小马。它们或昂首、或飞奔,像是力量的延续,也像是随行的护卫。这是王者的姿态一一它以一己之力,带领群马,带着所有人,一起奔驰向前。
《炽热》有8匹神态各异的马,有的领军冲锋,有的作为中坚力量,稳步推进,也有在后方守护压阵者,各司其职,表达团结一致、燃烧不息的集体信念。《信念》这匹骏马以近乎40度的倾斜姿态,奋力向前奔驰。三角形的山巅,犹如蓝绿的山峦,骏马奔跃其间,映照出速度、力量与信念。《飞扬》则是对汉代天马意象的当代诠释,也是对“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精神致敬。
谈及雕塑过程时,杨惠姗坦言,多年表演的经验,帮助她在创作中懂得如何捕捉那个转瞬即逝的美感,“对我而言,表演与雕塑,其实是同一件事。它们都需要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并在那一瞬之间,将心底的情感化为形体或姿态。”
她以雕塑《云中神龙》为例,那匹天马的原型,来自汉代一个模糊的壁刻:只看得到在浅浅的刻痕里,线条优雅。“当我将它变成立体的雕塑,马头微微侧向的角度和眼神,多了更丰富的表情。马的视线和抬起的腿膝之间,创造出一种芭蕾舞者的韵律与神情。肢体呈现时那个情感的刹那,我必须就是那匹马,我就是在表演那个情感。”这些观察,也许就来自杨惠姗曾经作为演员的经验。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此次展览的作品有着极多的挑战,颜色层次表现、局部定色、金箔复合工艺等,视觉形象、线条运用也有诸多突破。“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不能缺少中国琉璃。我们相信,文化必须世世代代积累。就是因为这个相信,它一次又一次地带着我们翻山越岭,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化为可能。”杨惠姗说。
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参观,展期至12月中旬。
记者 / 刘艺 刘惠明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谁懂啊!盲盒开到外滩南京路,超大号暖萌“星星人”已经占领“C位”,粉丝游客从五湖四海赶来!
2. 只有上海才有的大场面!本周进入排队高峰!外地游客集体震惊:从未见过...